1月26日,群众在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前办理业务。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从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获悉,2024年,我省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国家部署的第一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在河北全面落地实施,累计压减跑办部门97个、办理环节104个、申报材料229个、办理时限222日,压减率分别达89%、89%、77%、67%,均居全国前列。我省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业务10.9万件。第二批留学服务、就医费用报销、公积金贷款等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已上线试运行。
“交1次材料,只用2天,就能办新生儿出生9件事,真是太方便了。”去年底,保定市居民宋睿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他在手机上便完成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的办理。
而在两年前,宋睿给第一个孩子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登记等业务时,跑了多个部门,多次提交不同材料,办下来用了半个多月时间。
我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协同的政务服务事项高效办理,把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创优营商环境、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为破解涉及部门多、业务链条长、系统平台贯通任务重的难题,我省将涉及的所有事项名称、材料、时限等32个要素进行省市县乡村五级统一,并建设了“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枢,打通45个部门80个信息系统。在大数据支撑下,我省对“一件事”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了“多表合一”“一次提交”“一网申请”,让群众办事更加高效。(记者 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