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卡廷的春节令人难忘”
来源: 长城网  
2025-02-10 21:07:3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许艳艳 康紫祎 戴璐繁)“这是我这几天交到的最好的朋友艾丽娅,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在微信上频繁交流。”

  交流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2月7日,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张佳源向记者展示着她和美国朋友的合照。今年春节期间,来自北京和河北的师生在美国艾奥瓦州小城马斯卡廷与当地青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尽管已经过去一周,参与此次活动的师生回忆起当时的细节仍记忆犹新。 

  “他们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

  当地时间农历蛇年初一,明媚阳光照耀下,在梅里尔酒店六层,一场特别的新春聚会正在举行。“福字、窗花、中国结,桌上还有蛇造型的玩偶,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浓浓的春节氛围。”更让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张轩玮没想到的是,当地青年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

  交流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其实关于春节,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张轩玮用“年兽”的故事打开了话匣子。介绍过程中,美国青年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发出一些追问。故事讲完,美国朋友说道:“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蛇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年’,我觉得除了让当地学生感受这种浓厚氛围,也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让他们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张轩玮说。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陈艺丹。她介绍,在庆祝活动中,中国学生表演了舞蹈、歌曲、武术、弦乐演奏等节目,外国青年不仅看得投入,还时不时小声询问。

  “有个节目里有段关于春雨的念白,抑扬顿挫,很有意境。坐我旁边的女生很感兴趣,她轻声问我能不能翻译一下,我当即给她做了一次同传。”陈艺丹说。

  交流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次近距离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在美国青年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未来,这颗种子必将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用合照作微信头像令我感动”

  初到美国,和这么多外国面孔齐聚一堂,张佳源稍显紧张,美国学生艾丽娅看到了独自坐在桌旁的张佳源,主动走过来和她打招呼。“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中国有哪些美食?”很快,两个人熟络了起来。

  “这张明信片送给你。”艾丽娅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明信片,明信片正面是当地的风景图片,反面写着邮箱、住址等个人信息,最下面还写着“礼物祝福”四个汉字。

  交流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身处异国他乡,张佳源感觉暖暖的,她送给了艾丽娅一个中国结,并送上了新春祝福。离开马斯卡廷后,二人一直通过邮箱联络。张佳源告诉艾丽娅,在中国,微信比邮箱的使用频率更高,并询问艾丽娅能否下载微信进行交流。很快,来自艾丽娅的微信好友申请就发到了张佳源的手机上。

  “她用了我俩的合照作为微信头像,这让我非常感动,后续我们通过微信一直在分享彼此的生活,我觉得这份友谊非常珍贵,我会长期维系下去。”张佳源说。

  庆祝活动上,中国孩子带来蕴含中国元素的礼物,折扇、茶叶、熊猫玩偶,美国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贺卡、明信片等,新朋友们加微信、留合影,为彼此送上真挚的新春祝福。每一次礼物交换的背后,每一张合照的背后,都是一段动人的友谊故事。

  “相约3月,相约未来”

  当地时间1月30日,按照活动议程,中国学生来到马斯卡廷高中进行交流。与陈艺丹一对一交流的伙伴叫迈阿密。见到陈艺丹时,迈阿密分外激动,因为她在不久前刚刚得知自己要在今年3月到中国交流。

  陈艺丹(左)送给美国朋友一把扇子,上面写有“金兰之交”。受访者供图

  “我很小就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就是一直没有机会到中国去看看,这次总算梦想成真啦!”迈阿密说。

  “5年5万”倡议提出一年来,已有1.4万名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学习。两国青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友谊的故事也在不断续写。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办公室主任邵明是本次活动的带队老师之一,2024年,她所在的学校共接待了7批来自美国9个州的452人。河北省和艾奥瓦州是友好省州,正定与马斯卡廷是友好县市。马斯卡廷中学也是“5年5万”项目第一批来华学校。过去一年,这所学校的学生多次来到石外交流。

  邵明回忆称,在马斯卡廷高中门口迎接的学生中,有三四个学生都曾到过石外。“我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们。能在美国再次见到曾经的老友,感觉非常亲切。我拉着他们的手说,孩子们,我见过你们,你们还记得我吗?他们回我说,当然啦,邵老师,在中国的经历让我们终生难忘。”

  美国学生送给中国学生的明信片。受访者供图

  后面的活动中,又有不少学生主动过来与邵明打招呼,并提及自己将于今年3月来中国交流。

  “我们相约3月,相约未来,期待着更多新老面孔来到中国,来到石外,相信中美青年的友谊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邵明说。

关键词
河北 春节
责任编辑:刘政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