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全面推行照后许可“免申即办”改革
近三千户经营主体领取证照“抢滩”市场
在桃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左)向企业办事员介绍相关业务办理流程。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原想着办理营业执照以后再去办卫生许可证,没想到在网上提交申请,签了一张承诺书,一个多小时就全办妥了。”前不久,衡水市桃城区餐饮店老板孙女士为新开张的店铺办理相关证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去年3月以来,衡水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导向,制定照后许可“免申即办”改革方案,选取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动物诊疗许可、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普货)5个照后许可事项,在全省率先探索“免申即办”改革。目前,这项改革已全面铺开。
据了解,“免申即办”依托“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办事人员只需前往一个窗口,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时,签署一纸承诺书,即承诺3个月内补交相关材料,就能在领取营业执照的同时,获得相应许可证件或批复文件,这使得营业执照和照后许可证审批流程无缝衔接。
“这5个事项可减少提交材料20余份,办理时间从几天压缩至几小时甚至更短,实现了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就为经营主体快速“抢滩”市场提供了便利。
立等可取,刷新办事体验。饶阳县饶阳镇刘先生准备开办一家货运站,按照以前的办事流程,他需要先到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并领取营业执照后,然后再到饶阳县政务服务大厅相关窗口申请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而如今,他在饶阳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一次性就同时办理并领取了营业执照和电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在审批经营主体设立登记申请的过程中,衡水市将服务前移,发现经营范围符合“免申即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经营主体,主动与其联系传达优惠政策并提供帮办服务。
按照“成熟一批、落实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则,衡水市在现有“照后许可”改革基础上,选取武邑、冀州、枣强、故城等县(区)分别在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文艺表演团体设立审批等共计53个套餐场景开展“免申即办”改革。同时,推出涵盖农业、食品、市政、人力资源等行业的高频事项变更、注销“免申即办”组合服务,实现提交材料共享、办理环节共通、审批结果共认,通过优化经营主体登记全生命周期服务这条主线,再造经营主体“准入—准营—变更—退出”业务全流程,平均压减法定时限50%以上。
今年,衡水市把“强招商、上项目、优环境”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主线,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市域通办通取”工作,打破地域限制传统壁垒。市本级及11个县(市、区)和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齐心协力,全域通办、异地联办、属地审批、就近通取,借助调用属地登记机关行政审批电子印章功能,实现在线实时远程签章,让企业无论身处衡水何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
目前,衡水市已有近3000户经营主体通过“免申即办”顺利领取营业执照和照后许可证件。(记者 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