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萍
当好“河北福嫂”的“娘家人”
1月16日,全国政协委员刘文萍(前排左三)到北京市家政企业走访调研,就进一步擦亮“河北福嫂”品牌问需问策。省妇联供图
“现在‘河北福嫂’已在京津家政市场闯‘出圈’,如何继续擦亮这张名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2月1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文萍在办公室跟记者分享履职心得时说。
“这张照片是今年1月我作为‘娘家人’送‘河北福嫂’进京务工时拍的。你看,大家在一起笑得多灿烂。”刘文萍委员指着手机相册中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
“这次去北京,我特意找几名‘福嫂’做了家访,听听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有人跟我分享了与雇主相处的趣事,也有人表达了本领恐慌。”刘文萍委员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廊坊籍育儿嫂告诉她,自己首次上岗就要照顾一名只有3斤9两重的早产儿,因为血糖不达标,每隔一小时就要给宝宝测一次血糖。“想把家政工作干好,得学会很多本事。”这位育儿嫂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北京家政市场上,“河北福嫂”占比已超三成,但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刘文萍委员结合此前的调研,又把这次家访中“福嫂”们吐露的心声认真梳理一遍,对如何推进“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有了新想法。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家政行业向高质量、年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家政从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强化精准培训,分层分类设置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才能把“河北福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在刘文萍委员的呼吁和带动下,我省各级妇联积极组织家政企业、协会开展订单式、回炉式培训,找差距、补短板,聚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队伍;各地还通过开展“妇联约你学家政”“巾帼家政进社区(农村)百千万行动”等活动,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带动更多有就业意愿的妇女加入家政行业。
结合工作、履职尽责,刘文萍委员告诉记者:“今年,省妇联还将选树300名五星级‘河北福嫂’,新建100个进京津基地,持续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带动更多妇女稳定就业。”(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委员心声】
加快推进“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今年我将积极推动省妇联与京津妇联、行业协会等交流协作,为三地家政服务标准共建互认献计出力,助力“河北福嫂”在京津家政市场输得出、待得住、能致富。
【记者手记】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写好提案,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
到京津家政企业实地走访、与“河北福嫂”面对面交流,刘文萍委员调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建议与思考,记录了她在过去一年里的扎实调研,也让我们看到其为打造“河北福嫂”品牌走过的心路历程。她心思细,一次家访谈心也能抓住问题;她勤思考,发现问题就想办法推动解决。刘文萍委员的履职故事给我们启发,只有扑下身子、用心用情调研,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出新思路、找到新办法,从而更好地凝聚民心、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