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京津冀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区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亮相展出,通过展板、展品、视频等形式,宣传展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一批新成果。
展区内,北京洛必德有限公司的一台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
这台机器人,名叫安珂尔,不仅能远程问诊、连接心电智能手表、实时上传健康检测数据,还能主动走到老人身边提醒他们吃药。
“我们在机器人上配置了高清摄像头,可以及时发现老人是否跌倒,并设有一键SOS功能,提供紧急求救服务。”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戴中原说。
戴中原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不久后,安珂尔机器人将在河北固安实现量产。
“去年,我们考虑建设生产基地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政府抛来了橄榄枝,但最后我们还是决定落在固安。”戴中原说,固安离北京更近,研发和生产能更好地互动起来。
这次展会,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多款减速器产品。
一直以来,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70%依赖进口。“2015年,我们和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教授合作,一起向‘卡脖子’技术发起攻关。”该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刘泽鹏介绍,为了尽快掌握最新技术,研发人员每周都会往返于北京和石家庄之间。经过多年合力攻坚,他们生产出高精度的减速机:传递误差和齿隙均小于1弧分,传动效率达到85%以上。
参展以来,该公司的企业宣传册已经被拿走了几十本,展台工作人员的微信好友也加了十几个。
“凭借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这个拳头产品,我们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刘泽鹏高兴地说,目前,公司具备年产减速机30万台产能,40多款产品可以满足国内各型号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内客户使用覆盖率约90%。
“圈粉”的不仅是机器人企业。佰路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京雄两地协同设计开发的空天地一体化U560芯片,集成多种协议和技术,以适应地面、空中和太空等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可用于卫星通信、无人机通信等航空航天领域;河北三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研发的Ⅲ型胶原蛋白,比动物源胶原蛋白更安全、更有效,在器官修复再生领域应用广泛……
据介绍,京津冀研发投入强度已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23年的4.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2个百分点。三地正聚焦“六链五群”产业布局,构筑未来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