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章紫薇 熊睿琦
4月17日清晨,张家口市桥东区大仓盖镇羊房堡村的一间房屋里,春日的暖阳照进窗户,炉子上蒸腾的热气混合着麦香,温暖的气息在小小的空间里氤氲开来。65岁的董占花将早餐端到老伴儿床前,然后开始收拾屋子、清洗衣物、给老伴儿换洗尿垫……这是她日常生活普通的一天,而这样的一天,她已经默默坚持了18年。
董占花为老伴儿剃胡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
刚见到董占花时,她正站在村口为记者指路,个子高挑、笑容亲和,说起话、走起路来干脆利落,很难让人联想到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
董占花操持家务是一把好手,照顾老人、抚育两个儿子长大,日子平淡却温馨。2007年9月,正值秋收时节,一通电话彻底打破了这个小家的平静。董占花20岁的小儿子明明在北京市平谷区发生严重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在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明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成了植物人。
“明明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了好东西就会分给我们吃,长大了一直帮我们做农活儿、干家务。”回忆起孩子的成长,董占花瞬间红了眼眶。
看着眼前儿子的样子,董占花虽然心痛,但也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让儿子早点醒过来。为了这个目标,她10多年来一直坚持悉心照料。她陪明明说话,给明明按摩;怕孩子起褥疮,坚持定时给明明擦洗身子;儿子插着胃管,她就学着用注射器喂水、喂流食……从早到晚,董占花的心围着儿子转,一切都为了儿子尽快好起来。
董占花操持家务。受访者供图
明明的病情稳定后,董占花又把照顾83岁公公的责任承担了起来。“家里其他人都要出去干活,就我一直守家在地,老人一个人住,我们也都不放心。”从此,董占花一边照顾儿子,一边照顾公公。经常是刚扶着公公坐起来,把热水倒上,又急急忙忙给躺在床上的儿子擦洗、喂药。
日子虽然辛苦,但董占花和爱人老张相互扶持,一起为照顾家庭而努力,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可祸不单行,就在2017年,新的困难又出现在了董占花的面前,一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张突发重度脑梗,虽经治疗但造成左侧偏瘫,生活无法自理。
“当时觉得好像天塌了一样,生活很难,没有人能依靠,我只能靠自己支撑起这个家。”虽然有无数次董占花的一天是从泪水开始的,但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倒坚韧的她。她开始一边照顾老人和儿子,一边伺候老张。“只有我撑起这个家,大儿子才能安心在外工作,这个家有我就不会散!”对于董占花来讲,家就是她的一切。
生活的磨难没有让董占花自艾自怜,反而铸就了她阳光坚强的性格。“伺候老人,这是咱作为晚辈应该做的事;照顾儿子,也是作为一名母亲的责任;老伴儿陪我风风雨雨走过这么多年,生病了,我更应该好好照料他。”这是董占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就是她对亲情的理解,她的爱与包容温暖着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
2018年初,董占花92岁的公公在亲人的陪伴中安详地去世。就在今年春节前夕,董占花的小儿子明明也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在卧床18年后,告别了这个世界。“明明不用再受苦了,我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下也没有牵挂了。”泪水划过董占花布满皱纹的眼角,轻轻滴落在她常年操劳的手掌上。
“以后的日子,我要把老伴儿照顾好。”夕阳西下,余晖映着院落,董占花静静地守着她的家。对于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小家庭来说,爱是付出,是信念,是克服一切困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