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刘舰
“西瓜立体种植,有利于通风和光照。现在瓜秧已经坐果,再过35天就能摘瓜。”在青县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温室大棚里,刚刚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李志彬耐心给年轻人讲解西瓜种植技术。
跟土地打了40年交道的李志彬,最乐意干的事就是扎进大棚里干活。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他先后引进试种了500余种特色蔬菜,推广品种260多个。其中,有着“七色异果八十郡,一桌餐遍三五国”美称的“大司马蔬菜宴”备受消费者青睐,被大家誉为蔬菜界的“满汉全席”。
李志彬为年轻人讲解蔬菜种植技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
成功之路从无坦途,唯有披荆斩棘方能抵达。“刚开始种菜那会儿,我在大棚里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每天晚上拿着手电筒照种子,看它们发芽了吗?发出来的芽长得怎么样了。”李志彬回忆。2000年10月份有一场大风,当时李志彬带着40多个工人去加固大棚。为了救下辛苦几个月才种出来的蔬菜苗,一位上了年纪的工人冻得手都打不了弯,却依然不肯放弃。这一幕让李志彬湿了眼眶,也激励着他坚定地走下去。
多年来,通过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多所农业院校对接合作,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在果蔬品种上选优、选新,不断提升果蔬品质。七彩甜椒、水果黄瓜、樱桃番茄……现在,司马庄的蔬菜瓜果品种已从最初的10余种,发展到现在的五六百种。“在我们园区,西红柿就有138个品种,不光实现了颜色的多样化,每个品种的口感也各不相同。”李志彬说。
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大司马蔬菜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
如今,李志彬牵头成立的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蔬菜1700亩,蔬菜年销售量100多万公斤,年销售额56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4900余农户从事蔬菜种植。
在创新种植技术的同时,李志彬还摸索出一条文农旅相结合的园区发展新路径。“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光采摘的游客,我们一天就能接待上万人。”他说,通过“农业+旅游”的形式,这里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高达30余万人次,依托蔬菜宴、旅游采摘以及水上娱乐项目,实现收入1800多万元。
工人们正在打包新鲜蔬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代晴 摄
岁月以汗水浇灌,终将结出满枝硕果。2013年,“大司马蔬菜宴”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银奖。多年来,“大司马”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李志彬先后荣获沧州市“科技带头人”“沧州市大工匠”“沧州市劳模”等荣誉称号。日前,他又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说到下一步的打算,李志彬说将依托运河文化推动农文旅发展,以打造民宿的方式吸引村民入股,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大伙齐心合力把特菜种植做大做强,让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