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五月的深泽,槐香满城。5月10日,河北省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河北省深泽县中学,国防大学原教授孙旭以《铸造大国重器 弘扬伟大精神》为题,为26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宣讲,不仅重现了共和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更在学子们心中播撒下科技报国的精神火种。
国防大学原教授孙旭以《铸造大国重器 弘扬伟大精神》为题进行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
现场,孙旭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当大屏幕投射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壮丽画面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孙旭以“两弹一星”元勋的群像为引子,饱含深情讲述钱学森放弃优渥待遇毅然归国,用毕生心血奠基中国航天事业。“1955年的那个秋夜,钱学森先生冲破重重阻挠踏上归国邮轮时,他携带的不仅是满腹经纶,更是一个民族对科技自强的深切渴望。”随着孙教授的讲述,大屏幕上浮现出钱学森手稿的珍贵影像,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符号,让在场学子真切触摸到老一辈科学家的赤子之心。
在讲到“力学之父”钱伟长时,孙教授特意展示了一份泛黄的课表:“这位以中文历史双百分考入清华的文科天才,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改学物理,从零开始投身力学研究,用两年时间完成从‘力学小白’到学术大家的蜕变。”当PPT上出现钱伟长手书的“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的大字时,前排几位男生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
当话题讲到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时,会场灯光渐暗。“钱三强隐姓埋名,带领团队突破核技术封锁。”孙教授用低沉的嗓音还原了1964年罗布泊的那个历史性时刻:“当蘑菇云腾空而起,距离爆心30公里处的地下掩体内,钱三强团队正在用最原始的手摇计算机验证数据。他们不知道的是,防护铅板后的辐射剂量已超出安全值3倍。”大屏幕上闪动的老照片里,科研人员褪色的工作服与泛红的双眼,让不少女生悄悄拭泪。
讲到“氢弹之父”于敏,孙教授特意播放了一段珍贵录音:“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家人亏欠太多。但若重来一次,我仍会做同样的选择。”沙哑的声线回荡在礼堂,当听到于敏为保密工作28年未与妻子合影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高一年级的李想同学在笔记上重重写下:“所谓伟大,就是平凡人在关键时刻的非凡选择。”
当故事进入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的篇章时,孙教授展示了首艘核潜艇深潜试验的珍贵影像。“65岁的总设计师坚持与官兵同潜,当深度突破设计极限时,黄老在颠簸的舱室内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的诗句。”随着画面中潜艇划开深蓝波涛,会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互动环节,孙教授特意设置“时空信箱”环节,邀请同学们与科学家隔空对话。高二年级的张沐阳同学的提问引发全场深思:“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孙教授寄语学子,“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核心是科技工作者对祖国的绝对忠诚。青年学子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实践,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者。
据悉,河北省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已走进全省23所中学,通过沉浸式课堂、科学家手稿展、科研场景还原等创新形式,让10万余名青少年近距离感受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