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在未来太空车项目现场备赛。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刘燕)6月1日,由河北省科协、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北省委主办,河北省科技馆、保定市科协、河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河北赛区复赛圆满落幕。大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察青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
创意作品公开展示和专家问辩现场。
大赛设“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单元。其中“创意作品”突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人机协作”和“科技改变生活”主题,鼓励青年学生在相关背景下发现身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系统模型,创作相关作品。“科普实验”突出任务驱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设置“未来太空车”主题,以太空探索为背景,鼓励青年学生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开展创意实验设计,利用指定动力系统,自选材料制作装置,在赛道上完成指定任务。
本届大赛学生们的作品广泛关注社会问题,聚焦现实生活,既有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治理的巧妙设计,也有绿色能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奇思妙想,还有模拟太空探索的硬核科技。这些作品不仅充分展示了河北青年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彰显了当代青年学子心系国家、造福人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选手在未来太空车项目比赛现场。
河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华世勃在致辞中说,广大青年朋友要以创新为帆,勇攀科技高峰,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兴趣,把对科学的兴趣升华成科技报国的理想,把科技报国的理想转化为科技创新的行动和成果。同时,要以实践为基,开展科学普及,发挥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广泛学习、积极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带动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要以使命为炬,服务“国之大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华世勃表示,作为全省科技工作者之家,河北省科协将一如既往地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持续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助力青年科技后备人才茁壮成长。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科技竞赛的科学教育功能,大赛期间,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建利为参赛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科技改变生活:脑机接口——探索大脑与机器的奇妙连接》,带领大家现场解锁科幻电影里的神奇场景,探秘用意念操控机械臂、让大脑直接“下载” 知识……从助力瘫痪患者重获新生,到革新教育、娱乐方式,再到智能家居、军事领域的无限可能,和大家一同见证了人机共生的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