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绿滩净 秦皇岛守护蔚蓝海湾
来源: 长城网  
2025-08-13 09:48:04
分享:

  渤海之滨,秦皇岛港湾区碧波澄澈,岸上游人如织。2024年,这里以“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生态风貌,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成为国家首批港口产业型美丽海湾。

秦皇岛港湾区航拍。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秦皇岛港湾区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海岸线范围自沙河口至汤河口,海岸线长27.66公里,湾区绝大部分是秦皇岛港的生产作业区。

  2022年,《秦皇岛市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案》出台,将全市海域划分为秦皇岛北部湾、秦皇岛港湾、秦皇岛湾、滦河口4个海湾(湾区)单元,开展“一湾一策”差异化治理。其中,秦皇岛港湾区作为“工业岸线转型示范区”,被赋予探索“绿色港口+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重任。

秦皇岛港湾区内的三角地口袋公园。郭政 摄

  走进秦皇岛港煤码头,封闭式卸车机房内,240吨电煤被一下子倒进料斗,五步抑尘法立即开始发挥作用。在电脑的控制下,自动喷淋系统抑制扬尘,干雾系统捕捉逃逸颗粒,底层洒水防止二次扬尘,湿润剂增强煤堆黏性,高压水枪全面清洗杜绝带尘上路。

  没有粉尘四起,没有撒落煤尘,全流程煤炭撒落量降低94.4%,有效实现全作业流程的抑尘控制。今年一季度,秦皇岛港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7,同比提升16.2%,空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多6天。

秦皇岛港码头。郭政 摄

  更彻底的变革发生在港口污水治理领域。港口堆场内,25千米的排水沟如血管般延伸,将所有含煤污水导入污水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存放在储水沉淀池,确保一滴污水不入海。自西向东,3个储水沉淀池整齐排列。污水自西端沉淀池注入后,经逐级沉淀、溢流,在东侧沉淀池汇聚,最后变成干净透明的一汪清水。这一汪清水不但能用于港区除尘和绿化浇灌,每年节省超百万水费,还滋养了几株荷花。盛夏时节,沉淀池内的荷花亭亭玉立,偶尔还会有水鸟驻足停留,成为港区内一景。

  船舶排放与粉尘、污水治理协同治理,是构建美丽海湾的关键环节。以前,船舶停靠港口作业期间,需要发动辅助发电机提供必要动力。这类发电机大多使用重油发电,运行中会排放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影响港口周边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区推广和使用船舶岸电技术替代船舶辅助发电机供电,既安全便利又清洁环保,基本实现靠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

秦皇岛港环保监控平台。郭政 摄

  水质优,大气质量良,固体废物处理率100%......在秦皇岛港调度指挥中心的环保监控平台上,实时显示着各种监测数据,就像是“环境管控一张网”。与此同时,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卫生环保部科员李德圣也正在沿着海岸线进行日常巡视,为美丽海湾筑起生态防护的双重屏障,“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三部分。第一是海洋环境的监测,我们通过观察海水水质颜色,闻气味以及观察海水里面的漂浮物来判断海洋是否被污染。第二部分就是去排污口、排洪口等位置观察排污口的水质颜色,发现污染我们会立即上报。第三部分就是监督垃圾及时清运,使岸线能够保持长久洁净。我们的目标其实很朴素,就是让海水更清,沙滩更静,环境更优美。”

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郭政 摄

  连续5年,秦皇岛港湾区海水水质优良比例100%,4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每年有1.5万多只红嘴鸥、西伯利亚银鸥、黑尾鸥等鸟类在此流连……这片来之不易的蔚蓝海湾不仅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成为撬动绿色转型的澎湃引擎。秦皇岛港湾区内,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成功跻身国家4A级景区,成为河北省首个由港口转型的4A级景区,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

  当绿色港口与亲海景观交融共生,当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秦皇岛正书写着碧海蓝湾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文案:李  琦

  摄像:郭  政

  制作:郭  政

  海报:郭  政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