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太行!⑭丨作战图前忆烽火 “云中太行”日子甜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28 17:10:14
分享:

  地点: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

  背景:柳树岭村位于卫辉市西北部。1943年9月至1944年9月,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驻扎这里,领导林县(今林州市)、汤阴、淇县、汲县(今卫辉市)等7个县的抗日武装斗争,并进行了减租减息、肃匪反霸、生产度荒等运动,开辟壮大了豫北抗日根据地。

  8月7日航拍的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8月7日上午,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山风拂面,清爽宜人。

  在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旧址作战室内,一张于粗布上绘制的豫北地区作战图悬挂于墙壁上。图中柳树岭村的位置,画着一颗醒目的红色五角星。

  “这是当年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指挥作战用的地图,五角星标注的正是司令部所在地。”柳树岭村党支部书记咸合军说。

  1943年春,日寇“扫荡”豫北,并将投降了的国民党孙殿英、庞炳勋部进行改编,企图“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根据这一形势,太行军区采取了“敌进我进”策略,命令主力部队挺进敌后,坚决打击敌伪军,在豫北敌后建立地方政权,开辟新区。卫辉市境内海拔近千米、可俯瞰周边村庄的柳树岭村,成为第七军分区司令部驻地。

  从地图上看,第七军分区司令部毗邻林县、汤阴、淇县、新乡等地。“在这一带开辟根据地,八路军东可兵临安阳直指新乡敌人巢穴,南可直抵黄河渡口进军中原,战略意义重大。”河南省新乡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党史工作科科长辛燕宏说。

  “当年,我父亲就住在司令部附近。”71岁的村民咸冯所说,小时候他经常听父亲讲起第七军分区的故事。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八路军连夜行军百里攻打薄壁镇的故事。

  从作战图上看,薄壁镇位于辉县西边。1943年12月,由于旱情和蝗灾影响,部队给养十分困难,第七军分区决定由三团和一团互相配合攻打敌人物资储备充足的薄壁镇。“薄壁镇距七分区两个主力团驻地约百里,道路难行,中间又有敌人的据点扼守。因此,八路军攻打薄壁镇是敌人万万没想到的。”咸冯所说。

  部队连夜行军百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包围了薄壁镇。由于行动隐蔽、迅速,我军很快攻下敌人的指挥机关,激战4小时,全歼守敌2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

  林县、张村……作战图上很多个地名对应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见证了烽火岁月。

  “在柳树岭村驻扎期间,第七军分区对日、伪、顽军作战300余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辛燕宏介绍,到1944年9月,第七军分区兵力已逾8000人,民兵近3万人,不仅成功粉碎了敌人多次“蚕食”“扫荡”,还成功开辟了拥有数十万人口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时光荏苒。作战图背后的硝烟已经散去,柳树岭村的发展新图正徐徐展开。

  柳树岭村包括7个自然村。过去,由于地处深山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多种植谷子、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缺少新的致富路径。

  “如今,我们村已经成功申得河南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并由此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咸合军拿出一张规划图说,“我们从用好红色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入手,推进红绿融合,带动全村发展。”

  发展规划图上,以“红色记忆、云中太行”为主题,村里规划出红色文化核心区、云顶康养区、农耕体验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当年第七军分区开垦的30多亩荒地,被列入发展规划的红色文化核心区。“今后,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咸合军说,景点内农业与红色旅游、红色主题研学相结合,游客可以拿着农具参与田间劳动,沉浸式体验开荒种田。

  为配合规划,柳树岭村还将建设旅游步道,打造抗战情报传递点、抗战山洞会址等景点,复原战壕、掩体等设施,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临近中午,柳树岭村太行农家乐院内,60岁的村民李运妞和老伴正忙着招呼游客,柴火熬制的大烩菜飘来阵阵香气。

  作为村里较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李运妞正盘算着对自家的农家乐进行改造。“这个周末,原本有十几名游客要过来,但咱的接待条件不够,游客最终没来。”李运妞说,这次她下定了决心,要跟上村里规划的节奏。

  “村里鼓励、支持农家乐进行改造提升,并实行评级管理。同时,盘活闲置房屋,采取村民入股、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发展民宿,进一步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咸合军说。历经战火硝烟的柳树岭村,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干群同心、携手奋斗,正努力把规划图上的好前景变成实实在在的好日子。(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

责任编辑:刘政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