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生长看雄安】创新场景向“新”求“质” 未来之城逐梦“空天”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2025-09-01 17:16:41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是雄安新区着力打造的创新主链条,我省通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链、拓展创新应用场景,推动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在未来之城起步成势。

  本台记者 任重远:

  这里是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我身边的工程师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处理海量的空天信息数据。通过这种更加精准的预报预测,可以在防灾减灾、低空经济、调节风能和光伏并网发电等场景"大显身手"。

  雄安气象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工程师 周辰光:

  通过我们自研的风清、风顺等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可以有效解决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15天以上更大不确定性的气候预测难题,预测速度和部分要素的预测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们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的数据基础就来自空天信息产业的技术和产品。

  聚焦规模化应用,让卫星互联网从"天边"到"身边"。不光是气象领域,公路上,装有北斗系统的货车,实时回传位置、时速等信息,提效货运周转;海面上,北斗智慧海洋船舶监控平台,全方位保障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的创新场景正逐渐"开枝散叶",这也给了众多链上企业和科研团队更多用武之地。

  本台记者 任重远:

  在我身边是一款可堆叠的平板互联网通讯卫星,创新型的平板形设计可以让火箭整流罩有限空间堆叠尽可能多的卫星,从而提升卫星的发射效率。它的制造商是来自北京的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

  传统卫星制造单颗卫星成本高、技术依赖进口、生产周期长,蓝箭鸿擎突破传统卫星制造痛点,实现流水线生产,核心产品国产化。瞄准雄安在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网络通信等方面的产业链、创新链优势,今年1月,蓝箭鸿擎的全资子公司正式落户雄安。

  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雄安筹备执行组负责人 孙德智:

  目前我们是国内唯一具备火箭卫星从研发、生产制造、总装集成测试到发射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优势的卫星组网解决方案的企业,接下来我们计划在雄安新区打造一条集卫星总装、试验为一体的智能卫星示范产线。

  企业汇聚让产业链不断延伸,高校与科研机构让创新链迸发活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核心技术团队共同设立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并建立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去年他们整体迁至雄安,以空天大型构件增材制造为契机,深度融入雄安新区空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发展。

  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蓓:

  我们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领域的应用,开展高性能金属结构新材料、大型关键金属构件的制造,具有材料性能高、绿色低碳、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在雄安新区新增的订单量就达到了6000万。

  放眼全省,以雄安为中心,石家庄、张家口、廊坊、保定、沧州全省"1+N"空天信息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今年以来,省科技厅、省委雄安办等产业部门,围绕水利、林草、应急、电力、低空、港口、海洋、农业等领域,在全省征集、发布多批次"卫星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吸引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星网数字等一批空天领域科创企业、高校院所来冀共同研发,探索低轨卫星互联网应用新模式。

  河北省科技厅成果处 张涛:

  省科技厅以助力我省包括空天信息在内的八个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已成功促成场景签约11项,并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7个重点项目,支持金额870万元。为推动河北省空天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及支持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