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王铁军)金秋飒爽,林草葱茏。9月17日,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守护自然瑰宝·共建生态家园——科普助力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展示小五台山生态价值及保护成果,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
本次科普宣传活动由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省林学会主办,河北省林学会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协会、蔚县科学技术协会、蔚县教育局承办。
与会代表参观野生动植物保护标本。王铁军 摄
启动仪式上,来自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公安、科协及蔚县相关部门的代表先后发言,分享各领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做法、成果与未来计划。蔚县白乐镇中心学校的学生宣读了《守护小五台山 我们一起行动》倡议书,呼吁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遵守保护规定,“小手拉大手”,共同守护生态家园,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小学生参观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科普展板。王铁军 摄
启动仪式后,与会代表和学生们参观了小五台山生物多样性科普展板和野生动植物标本,通过实地观察和互动讲解,深入了解了小五台山特有物种、生态系统及其保护价值。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代表畅所欲言,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方法与新路径,并分享实践经验。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三位教授分别从动物、植物与生态领域开展科普讲座,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栖息于小五台山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王铁军 摄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以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褐马鸡等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素有华北“物种基因库”之称。目前保护区内有野生高等植物1637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34种。
近年来,该保护区不断创新科普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元传播、开展科普讲座与展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推动科普教育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深度融合,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每年定期举办科普周、生态公益活动等,深入校园、村镇,吸引大量中小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逐步形成全社会关爱自然、支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