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吴苗苗)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在石家庄市元氏县封龙书院前广场拉开帷幕。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北庆祝活动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打破传统节庆框架,以“大集模式”为核心载体,深度融入现代农业、文旅体验、电商经济、科技赋能等元素,全方位展现河北“三农”发展新成就,让农民群众在喜庆氛围中共享丰收喜悦。
活动现场,农民欢庆巡游区演出队伍正以昂扬的姿态进行表演。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集市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农家美食扎堆亮相,富硒紫麦烙饼、“中华寿桃”等优质农货吸引了众多目光,现场群众穿梭其间,沉浸式感受“赶集”乐趣。同时,活动创新打造“线下实景大集+云端直播赶集”融合模式,构建起“农业+经济+科技+文化”新型赶集生态,即便无法到场的群众,也能通过云端“云围观”,同步体验丰收氛围。
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从功能布局来看,现场科学划分农民欢庆巡游区、服务三农大集区、智慧农业展示区、庆丰收大集市、非遗文化展演区、中心舞台区6大功能区,各区域各司其职又相互联动。
庆丰收大集、非遗文化大集、智慧农业大集、服务三农大集四大主题集市同步推进,在保留传统乡村集市烟火气的基础上,注入“直播带货”等新元素,将线下优质农货与线上消费需求精准对接,打造“网络大直播+全民云端互动+电商助农”的农业盛会,为农产品拓宽销路。
活动现场,一个个花馍惟妙惟肖。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苗苗 摄
“活动现场喜庆氛围浓厚,节目丰富多样,不仅是农产品品牌集中展示的平台,更能让我们学习借鉴同行的包装、营销经验。有政府背书,我们还能对接团购、直播等更多销售平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石家庄市平山县猪圈沟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芳芳说。
栾城区天亮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军海带来了合作社的富硒紫麦烙饼和馒头,他难掩喜悦:“今天是农民自己的节日,心情格外高兴。这些产品用的是合作社种植的富硒紫小麦磨制的全麦面粉,口感香甜筋道。在各级政府和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合作社今年小麦亩产达到1300多斤,实现了高产优质,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科技的助力。”
活动现场,农民朋友在趣味运动会上奋力冲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石家庄市灵寿县种植的“中华寿桃”以个大、味甜、品质好而闻名,活动现场,灵寿县南营乡团泊口村党支部书记谷海涛就向大家推介起村里的“土特产”:“这桃子又大又脆又甜,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每亩能带来1万多元收入,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项目。如今,村里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天都像过节一样。”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河北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既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致敬,也是对河北农业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阅。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形式、创新化的融合模式,不仅让丰收的喜悦传遍城乡,更搭建起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技术交流、乡村文化传播的平台,为推动河北“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