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研发河北转化进行时丨一个康复机器人的协同样本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08:26:02
分享:

  从北京研发中心到冀州生产线

  一个康复机器人的协同样本

  9月25日,在位于衡水市冀州区的极智医疗器械(河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组装康复机器人。 梁冬雪 摄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了联合展区。极智医疗器械(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智医疗河北公司”)携其核心产品——智能牵伸与等速肌力一体化康复机器人系列产品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体验。

  极智医疗河北公司为北京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泰克公司”)的子公司。自2023年落户衡水市冀州区以来,该公司加快科技成果在当地落地转化与应用,逐步构建起“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已推出覆盖踝、膝、髋等7大关节的系列智能康复机器人,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

  研发新技术

  硬核科技破解康复难题

  9月22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力泰克公司办公区内,工程师们正在对新一代产品进行核心参数的智能优化。展示区内,多款外形酷似健身器材的康复机器人依次排开。

  一大早,市民刘女士便带着孩子前来接受治疗。她的孩子因痉挛性脑瘫导致下肢僵直、行走不便,利用康复机器人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走路稳了不少。

  刘女士不知道的是,给孩子带来变化的设备,产自300公里外的衡水市冀州区。如今,越来越多承载“北京智慧”的康复机器人从冀州下线,跨越地域,服务全国。

  疗效的背后,是硬核科技的支撑。

  力泰克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中美清华校友联合创立,专注于为神经损伤、骨伤及运动损伤人群提供数字化康复解决方案。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康复产品,其优势何在?公司CEO祝剑虹一语道破:“算法为脑,下达智慧处方,电机为心,进行精准控制,二者缺一不可。”

  他以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为例解释,康复机器人能够通过算法解析下肢运动轨迹,从髋、膝到踝关节的发力与步态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找到影响行走的关键障碍,并生成康复训练处方。设备还拥有自适应牵引与连续抗阻技术,能动态调节阻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的训练。

  北京的医疗资源也为算法优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得益于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紧密合作,力泰克公司能将最新研发成果在临床中迅速应用和验证,加快产品迭代,让科技服务于人。

  算法领先,硬件也不落后。

  康复机器人的电机既要输出大力矩,又要在极低速下稳定运行,技术难度较高。

  历经三年攻坚,力泰克公司将电机最低速稳定控制在每分钟0.0167转,并能持续运行60分钟不发热、不损坏,提升了电机的低速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这一突破,使得康复机器人整机实现全面国产化。

  共享新机遇

  京冀两地双向奔赴

  这家“身怀绝技”的高科技企业,是如何来到河北,落户冀州的呢?

  2022年底,在深圳一个医疗器械展上,冀州组织当地医疗器械与康复辅具企业集体亮相,与同场参展的力泰克公司相遇。

  彼时,冀州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规模领先的县级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他们希望借参展之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企业。而力泰克公司正寻找成本更低、政策更优的生产基地。

  双方一拍即合。力泰克公司迅速派出团队前往冀州考察。

  初访冀州,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没想到这里的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得这么大、这么好。”

  “大”在规模。冀州拥有320家康复辅具相关企业,产品涵盖15大类医疗器械和6大类康复辅具,护理床、防褥疮气床垫、拐杖和轮椅四大单品销量国内领先。

  “好”在生态。一圈调研下来,力泰克公司团队发现,70%的零部件都能在本地找到供应商。这不仅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也显著降低了整体制造成本。

  冀州的吸引力,远不止产业基础。

  “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全力助推项目早落地、产品快上市。”冀州区副区长刘明策表示。

  项目落地后,当地成立工作专班,帮办注册审批等手续,提供现成厂房。

  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地独有的政策优势。作为河北省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试点县,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许可能在当地直接备案,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时限分别压缩20%和40%。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还在冀州设立了实验室,医疗器械产品送检周期大幅压缩。

  2023年10月,极智医疗河北公司取得膝关节等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一个月后,首批产品成功下线。

  从单一产品到12种康复机器人产品,极智医疗河北公司在冀州逐步实现全产品线覆盖,以更低成本、更快响应速度抢占市场。

  拓展新场景

  康复服务更便民

  “冀州造”康复机器人,不仅惠及北京家庭,更走进了本地人的生活。

  去年7月正式运营的冀州社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占地约500平方米,分为医疗康复区、辅具租赁区和日间理疗区。中心引进了由极智医疗研发的骨科术后一体化智能康复解决方案、用于神经康复的APS智能牵伸系统、以“骨科术式”为导向的居家租赁肘小康机器人等设备,可为患者提供从评估到治疗的全链条康复服务。

  推广租赁模式,是扩大康复机器人消费市场的关键一步。社区康复中心不仅拓展了产品的应用场景,更探索出可复制的服务新模式。

  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步伐。

  力泰克公司搭建了物联网云平台,用户在线提交评估信息后,系统可智能匹配适合的康复设备。租用设备回家后,扫码就能获取个性化康复方案。

  以踝关节术后患者为例,设备能够捕捉关节牵伸的耐受范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引导患者由被动训练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让康复过程更高效、更舒适。

  力泰克公司还在加大对极智医疗河北公司的支持,将其从生产基地升级为创新高地。

  最新启动的高原康复机器人研发项目,已在冀州组建新的本地化研发团队。同时,通过扩充产品线、加大产量,进一步降低单机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降低成本,更是缩短科技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让‘冀州造’康复机器人走进更多家庭,让先进康复服务触手可及。”祝剑虹说。(河北日报记者 冯阳)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