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河北省沧州市的吴桥县,迎来了一年中最富韵味与活力的时节。这座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的小城,正以其跨越千年的杂技文脉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在金秋的舞台上,为八方来客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江湖”盛宴。
江湖文化城开城仪式。
踏入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江湖文化城”,时光仿佛瞬间倒流。青砖灰瓦的街巷里,人声鼎沸,吆喝声、铜锣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昔日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的市井繁华在此得以生动重现。这里,是感受吴桥杂技最地道烟火气的核心场域。
目光所及,皆是绝活。新一代“江湖八大怪”各显神通:“吹破天”以鼻腔为共鸣箱,吹奏唢呐气韵悠长;魏春华,以双腿为擎天柱,挑起千斤稳如泰山;“怪腿刘”矫健攀上刀山,如履平地;“皮包骨”眼中扎出骨针,令人拍案叫绝……每一场表演都凝聚着代代相传的匠心与胆魄,引来观众阵阵惊呼与雷鸣般的掌声。正如当地流传百年的民谣所唱:“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不仅是吴桥杂技深厚民间根基的真实写照,更是一座小城跨越千年、不绝于缕的江湖传奇的鲜活见证。
游客在“鬼手居”剧场领略传统戏法的精妙技艺。
在声名远播的“鬼手居”,方寸之地的表演同样扣人心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仙归洞”,在艺人出神入化的手法中,小球于碗盏间瞬息变幻,踪迹莫测,其速度之快、手法之巧,即便在慢镜头审视下依然让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现了传统杂技艺术的极致魅力。
走出江湖文化城的喧嚣,沿着古朴的小径前行,便来到了吴桥杂技幻乐城。这里正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非遗之旅。3000余平方米的展区,汇聚八省(市)非遗精华,融技艺、美食、杂技于一体,重现运河文化的生动图景。
夜晚的吴桥杂技博物馆。
更令人振奋的是,紧挨着幻乐城的国内外规模最大的杂技文化主题综合博物馆已免费向公众开放。这座杂技艺术的殿堂,不仅系统梳理了世界杂技尤其是中国杂技的千年发展史,还通过丰富的实物展陈、互动体验项目以及传承人现场讲述,让游客得以深入了解每一项惊世绝活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故事,从“看热闹”的旁观者,转变为“懂门道”的知音。
吴桥的雄心,不止于传承与展示。为迎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荣归故里,一座现代化的演艺地标——东方杂技城已拔地而起。作为河北省首个专业杂技大剧场,它不仅是吴桥献给世界杂技艺术的一份厚礼,也标志着吴桥杂技产业迈向更高规格、更专业化的发展新阶段。
杂技节目《中幡》演出。
当夜幕降临,吴桥的精彩仍在继续。江湖大剧院的现代杂技秀,将传统技艺与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及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深度融合。经典节目“大变活人”升级为视觉更为震撼的“一人进、八人出”;“仙女散花”融入了柔美的孔雀舞韵,更添诗意;“空中飞人”在炫酷灯光和环绕音效的加持下,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沉浸式观演体验。这些创新演艺形式,让古老杂技闪耀出时代的璀璨光彩。
从江湖文化城的原生态风貌,到幻乐城的创新融合,再到博物馆的深厚积淀与现代化剧场的宏伟气象,吴桥正在精心绘制一幅“全景式”文旅体验的蓝图。通过“杂技+旅游”、“杂技+文创”、“杂技+教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吴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杂技文化从单一的观赏性艺术,向体验、消费、研学等多元化方向拓展,真正让杂技走进千家万户,也让越来越多的当地民众依托“杂技饭碗”走上致富路。
这个金秋,在吴桥,您遇见的不仅是一场场惊险刺激的杂技表演,更是一次与千年江湖文化的深度对话,一次见证古老技艺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吴桥,这座深植杂技基因的小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发出诚挚的邀请。
文字:董肖飞
出镜:孙欣宇
摄像:刘舰
后期:孙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