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算力,是为了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那么,数字经济究竟是什么?会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一同来了解。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通俗地讲,数字经济就是用电脑、手机和网络做生意、搞生产的经济。像咱们起床一睁眼,刷新闻、看视频、买买买等习以为常的操作,都是"数字经济"在发力。
跟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数字经济的构成有几点不同,第一,工具载体变了,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重要载体。第二,对象变了,购物记录、位置信息、浏览习惯等数据,能成为像石油、矿产一样重要的新资源和新财富。第三,方式变了,工厂用数据优化流程、预测需求,生产更智能;移动支付、在线订票、外卖送餐,动动手指,轻松完成,交易更便捷;智慧农业、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服务更广泛。
数据、算法和算力,是数字经济的三驾马车。数据,相当于"原材料",通过对海量的零散数据汇总分析,可以发现规律,帮助决策。算法,相当于一种思维方式,是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明确而完整的计算步骤。算力,也就是计算能力,是让数据能够"跑起来"的动力,也是数字经济中最关键的因素。flops是最常用的算力单位,代表计算系统每秒钟能执行运算的次数。1P算力是指每秒可以完成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500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总和。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智算总规模达78万PFlops,位居世界第二。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已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