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首播圆满收官,该剧直接以真实姓名、真实事迹、真实地点直面历史“空白点”,描绘刻画了在台隐蔽战线英雄群像,受到广泛关注。荧屏光影之外,历史深处还有更多为了祖国统一而默默扎根台湾、甘做“无名者”的英雄前辈,他们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同样值得被永远铭记。今天就让小安带您认识其中的张志忠。
随着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式收官,今天,让我们再度回忆那段尘封的历史,认识一位来自台湾的烈士张志忠,感受他用生命诠释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革命气节。
山河破碎立壮志 烽火青春寻真理
张志忠,本名张梗,1910年生于日本占据下的台湾嘉义,殖民统治的苦难在他心中埋下反抗的种子。少年时,他远赴福建厦门集美中学求学,那里成为他革命思想萌发的摇篮。
1924年,尚在中学的张志忠便参加了同为集美中学学生的进步青年翁泽生等人组织的闽南台湾学生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活动。1927年,他加入爱国抗日组织“台湾无产青年会”,负责该组织在嘉义的抗日活动。随着1928年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张志忠的革命步伐愈加坚定。次年,张志忠在厦门组建社会科学研究会,团结组织闽南地区台湾学生开展反日革命活动。
1931年,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在岛内对台共展开大搜捕,台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亟需台籍党员干部和青年骨干回台重建组织。1932年,张志忠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往返于台湾和祖国大陆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受上海台湾反帝同盟事件影响,张志忠在大搜捕中被日警逮捕,后押回台湾。他在狱中勇敢斗争,并找准时机,成功越狱,后经艰难曲折,终于在1936年抵达陕北,并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张志忠系统学习了革命理论与军事知识,完成了从爱国青年到革命战士的蜕变。
抗大毕业后,张志忠被派往八路军129师,化名张光熙,在冀南军区敌工部日军工作科担任干事,从事对日军的反战宣传和教育统战工作。1940年,张志忠利用懂日语的优势,通过宣传教育感化了日军俘虏秋山良照。1941年8月,秋山良照发起组织“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冀南支部”,反战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张志忠
发展组织建武装 反抗暴政拭刀锋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中共中央决定在台湾建立党的组织,成立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1946年,张志忠奉命率干部赴台,开展台工委的组建工作,后担任台工委委员兼武装工作部部长,成为台湾地下党组织的核心骨干。同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妻子季沄与张志忠一起回到台湾,以中学教师为掩护,与张志忠共同开展地下工作。
在台湾工作期间,张志忠不辞辛苦、奔波南北,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寻找同路人、吸收党员、发展组织,短时间内就在台湾很多地方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发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1947年,“二二八”起义爆发,张志忠随即在嘉义组织青年夺取兵器库、接收了当地警察局,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人;同时指导建立电台外围组织,暗中统筹嘉南地区自发武装展开斗争,短短数日组建“民主联军(嘉南纵队)”,一度掌控当地党政军机关与关键设施。起义期间,他始终以化名领导斗争,身份未曾暴露,指挥台湾民主联军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书写了台湾人民在反抗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斗争中最光辉的一页。
起义受挫后,他安排相关同志撤离,自己却留下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7年率骨干袭击台南县西螺镇警察分局夺取机枪;1948年,在“二二八”起义一周年之际组织涂写“毋忘‘二二八’,血债血还”等大字标语,有力震慑国民党;1949年,筹备迎接解放,仍坚持组织编写武装斗争教材、扩展游击队伍,同年8月下旬,“《光明报》案”爆发,他及时转移暴露党员,维系地下组织运转。
铁窗烈火炼忠魂 血染宝岛垂青史
从1949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特务机关获得中共台湾省工委地下组织大量线索,展开大规模严密侦查,同年10月,在高雄逮捕了台湾省工委副书记陈泽民。在随后的12月31日,张志忠和妻子季沄在台北被捕。1950年11月18日,坚贞不屈的季沄被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被捕后,张志忠在狱中惨遭国民党的残酷迫害,却始终以钢铁意志坚守信仰,想方设法保护同志,从未变节。国民党先刑讯逼供,企图获取陈福星等地下党线索,又假冒其签名登报“自新”诱捕同志,蒋经国两次亲自劝降,均被他凛然拒绝:“快让我死,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据狱中难友回忆,张志忠每天一早起来,总要高唱《国际歌》或《赤旗歌》,用这种方式来鼓舞大家,每次看到有人被关进来,他就大声喊“早说早死,晚说晚死,不说不死”。
1954年3月16日,张志忠被国民党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4岁。1998年,张志忠和季沄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志忠和季沄以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用热血书写了隐蔽战线上可歌可泣的不朽传奇,他们未竟的事业终将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