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无数情报人员,以巨大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八路军前方总部有一位情报科科长对党忠诚、胆识过人,她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的夫人林一。
情报生涯的开端
1917年8月,林一出生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在县立中学读书时,林一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秘密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6年5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党组织派林一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第八分校学习密写、译电、谍报等内容。
1937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成立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对外称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1938年8月,林一从莫斯科返回延安,经分配参加了特工委训练班,被任命为机要科科长,后经组织介绍,与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滕代远结为革命伴侣。
为适应抗战需要,1940年10月,中央社会部派出7人组成的情报保卫工作组,奔赴晋东南八路军前方总部开展工作,林一担任组长。该工作组的任务是“搜集敌伪军、政、宪、特情报,了解掌握打入我内部的敌人特务人员情况”,方法是“派人打入敌占区,深入敌伪内部,长期埋伏,开展隐蔽工作,配合我党我军进行反敌特斗争”。自此,林一的情报生涯就和太行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惊心动魄的秘密转移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情报保卫工作组在太行军区建立了多座情报站,各项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1941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情报部,八路军前方总部成立情报科,林一任科长。同年冬,八路军前方总部在原情报科和技术侦察科(对外称新闻台)的基础上组建情报处,左权任处长,下设4个科,林一任一科(派遣科)科长。
1942年5月初,日军对晋东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前方总部遭敌袭击后,各单位人员分路突围。
枪林弹雨中,林一携带一支手枪和记有敌占区情报人员代号、秘密通信地址和接头暗号等绝密内容的文件,为保证党的秘密安全,她在一处梯田旁的土坡上卧倒,用手扒开一个洞,把文件埋进洞里,仔细把土压实,做好伪装。
为缩小目标,林一和战友们分散行动,天黑时,她遇到了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和另外两名男同志,四人在狭窄的洞中待了一夜后,才小心翼翼地向集合地转移。
局势稳定后,林一前去梯田寻找埋藏的文件,却始终没有找到。但是,我们党在敌占区的情报人员并没有暴露,一切工作顺利进行,这表明文件并没有落到敌人手中。
潜伏在敌人心脏
1942年8月,滕代远接替了左权情报处的职务,并于年底召开情报工作会议。这次情报会议是八路军情报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此后,情报人员逐渐在敌占区站稳脚跟,不断传回有价值的情报。
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林一前往敌占区检查情报工作开展情况,传达上级指示。她假扮成富家小姐,先后赴安阳、开封、北平等地,看望“潜伏于敌人心脏”的同志们。
林一在《我在太行工作的回忆》一文中写道:“我亲眼看到情报人员为了建立电台,煞费苦心地在卧室墙上挖开一个洞口,装上木板,放着妇女用的针线笸箩。打开洞口门,掀起木板,出现不到一人高的小房间,刚好放得下电台和发报员。”
林一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视察工作,不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党组织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还勉励情报人员不辜负党的信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1945年1月下旬,林一回到了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继续同丈夫滕代远并肩战斗在抗日前线,直到抗日战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