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廊坊地处京津雄“黄金三角”核心腹地,全域都处于重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之下,担负着环首都生态屏障的重任。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答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答题。
向美而行 以改革共赴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关系着生态环境质量,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曾几何时,大气污染也是困扰市民的“心肺之患”,部分河渠垃圾乱扔、污水直排、水质不达标等现象堪忧。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堵点痛点,就是改革突破的着力点。
正视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我市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切实提升改革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出台《廊坊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完善水污染治理机制,全力保障断面水质达标,完善重点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全力抓好排污口整治;完善土壤污染治理机制,坚持从源头上改善土壤环境,有效管控地下水环境风险,深化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如今,翻开廊坊人的朋友圈,蓝天白云、草木葱茏的美景经常刷屏,绿水绕城、清风拂面的宜居环境,已成为廊坊人日常生活的“标配”。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力,一项项改革举措,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亮眼成绩:2023年末,我市单位GDP能耗达到0.4吨标准煤/万元,为全省最优水平;我市列入国家、省考核8条河流9个断面,2023年,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优良水体比例达55.6%;2023年底,全市深浅层地下水位与2018年同期相比均实现回升……
追青逐绿,“天空蓝”“河水清”“生态绿”已成为廊坊的最美底色。
增绿护绿 以改革筑牢生态屏障
大清河又现碧波荡漾,文安又现洼淀水乡风貌,潮白河水汩汩流淌……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市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在强化重点流域生态修复上,优化大运河沿线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大运河绿色生态带。深化与京津雄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强潮白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系统推进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深入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压减地下水开采量。
——在统筹推进国土绿化上,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实施重点国土绿化工程,科学营造农田防护林,强化京津雄边界绿化带建设,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动村庄绿化上档升级,重点开展攻坚造林。
——在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上,加快推进三河蒋福山省级森林公园设立,抓紧实施香河潮白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逐步恢复文安洼、东淀等天然湿地面积、植被和生态功能。
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
7月16日,廊坊市河长制办公室与河北省河湖长制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赓续廊坊市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前缘”。这是推动廊坊市河长制全面见效的重要举措,将带动更多优秀青年成为河湖治理保护的倡导者、参与者、实践者,多维度推动我市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坚持用制度护绿增绿。从河长制到跨界河流“联席联巡联防联控”机制,从林长制到“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联合巡林,一条条河流、一片片森林的变迁中,折射出一项项改革的明显成效,是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生动注脚,不断擦亮“京津走廊、绿色廊坊”生态名片。
生态生金 以改革加快绿色发展
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近年来,我市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强劲的发展势头必有强力的改革措施推动——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制度机制,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全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深化排污权市场交易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权政府储备试点工作,制定全省第一个排污权储备管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廊坊市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
从推窗见绿的宜居城市,到碧波环绕的美丽乡村;从草木葱茏的壮阔大地,到出门即景的城市公园,一幅幅美丽和谐的生态图景跃然眼前。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廊坊发展思路愈加清晰,前进步履愈加坚定: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新能源车替代行动。
——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1+N”政策体系,持续开展碳排放达峰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环保绩效创A,积极争列省级零碳、低碳园区试点,加快建设“无废城市”。
美丽中国,渐行渐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廊坊得到了深刻实践。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以高水平生态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为百姓幸福生活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