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守护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探访:守好北方人民的“大水井”
来源: 河北日报  
2024-12-13 08:16:20
分享:

  守好北方人民的“大水井”

  ——湖北省守护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探访

  “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

  11月28日,记者跟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京津冀豫鄂五省市党报湖北行”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十堰市。站在茅箭区茅塔乡王家村茅塔河边望去,河堤上的标语颇为醒目。标语下方的河道里,漂浮着一片长约30米、宽约3米的绿色网格。

  “这是生态浮岛。天暖和时,我们会在浮岛上种水芹菜、空心菜,这些植物根系很发达,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和磷。菜成熟后还能卖掉增加收入。”茅塔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薛臣说,乡亲们都称生态浮岛为生物“滤芯”,净化水质很管用。

  一条条蜿蜒的河流,流淌在湖北大地上,构成“百河千湖”的壮丽画卷。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在湖北,人们亲切地把丹江口水库称作北方人民的“大水井”。近年来,湖北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通过“小河清”确保“大河净”,当好守井人,不让污水进库区。

  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109项指标中,有107项常年稳定在国家一类水标准,只有含氮量和含磷量会出现波动。

  水质好不好,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1050平方公里,其中近六成在十堰。为守好这一库清水,十堰想方设法在小流域里加装多种“滤芯”,破解点源面源污染与保水护水间的结构性矛盾,努力让流向库区的河流“氮尽磷绝”。

  茅塔河全长43.3公里,流域覆盖20个村(社区)11万人,注入汉江的一级支流——泗河,系丹江口水库的二级支流。

  茅塔河是一条“穿城之河”,流域内既有湿地保育区,也有农业生产区、城镇集中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都可能造成水体氮、磷超标,解决氮、磷污染并不容易。

  薛臣介绍,茅塔乡在茅塔河和茅塔河水库建起25个生态浮岛,同时在水下投放鲢鳙、螺蚌等滤藻类生物抑制藻类生长,多维度优化库区生态系统。

  来到王家村四组一家农家乐,老板娘罗普荣正在清理厨房。餐饮污水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周边河流水质。罗普荣说,去年7月,村里新改造了排水管网,污水可通过管网直接排到村里的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堵塞的问题彻底不见了。“来吃饭的客人们都说饭店真干净,一点儿异味也没有。”

  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如同过滤农村污水的大“滤芯”。在王家村,几块太阳能光伏板、一小块人工湿地、隐藏于地下的A/O一体化设备,构成一处分布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太阳能光伏板可以提供补充电力,人工湿地由不同大小的鹅卵石和菖蒲、鸢尾等绿植组成。薛臣说,该设施可收集10户以上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絮凝沉淀预处理后流入A/O一体化设施进行综合处理,再排入人工湿地深度净化,最后进入储水池,经处理后的水就又可以循环利用了。

  在茅塔河小流域,处理生活污水的各种“滤芯”真不少。

  10户以上集居区,有“化粪池+沉淀池+微动力设施+人工湿地”模式;分散农户,则采取“水冲式厕所+三格化粪池+小湿地+小池塘”的“四件套”改厕模式。

  村民家里的洗菜池、洗手台、浴室都接入污水管道。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不同类型的“滤芯”,能够实现达标排放,改善村庄及周边水环境质量。

  除了生活污水,农业生产产生的“肥水”如何净化?

  来到茅塔乡康家村,河旁菜地里一字排开的数个白色塑料管引人注目。“菜地下面是生态脱氮沟,塑料管是它的通风口。”茅箭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任唐政说。

  生态脱氮沟,就是农业生产“肥水”的“滤芯”。唐政介绍,生态脱氮沟技术,核心是脱氮墙体设置,顺着地下水系流向的垂直方向设置一个长方体脱氮沟,将废弃食用菌袋料、锯末、木屑、砾石以及生物菌剂按比例填入沟中,利用填料反硝化细菌的附着、衍生,与地下水产生反应,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氮元素。填料上方,预留有30到50厘米空间回填原土,可继续栽植农作物。

  一个个“滤芯”,让小流域的水更干净了。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茅塔河上游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十堰市按照时间节点,梯次推进全市3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荒山变青山、“肥水”变净水、污水变清水的目标正成为现实。(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

关键词
河北 南水北调工程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