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领跑”带动项目“快跑”
——在唐山三友集团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
2月7日,在唐山三友集团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项目现场,邱占辉(左)为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园区门前桥梁施工准备情况。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摄
2月7日,春节假期后第三天,曹妃甸区南堡经济开发区投资服务局局长邱占辉,再次来到唐山三友集团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
“这是经开区内龙头企业进军新赛道的标杆项目,其主打产品高纯度电子特气被誉为‘芯片血液’,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必须重点支持。”邱占辉说,服务“领跑”才能带动项目“快跑”。
2月5日,邱占辉节后首次访企,就来到这里。刚到大门口,他便发现了问题,人员车辆进出园区走的竟是临时通道。
而这也正是唐山三友电子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副主任工程师张富桐担心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合作洽谈阶段,如果客户来现场考察,发现企业没有正规大门,印象分会被拉低。”
本来,园区大门已经建好,但受门口一条沟渠的影响不能正常使用。“上跨沟渠的两座桥已经有了规划,就等着建成投用。”张富桐说。
这一次来,邱占辉带来了“定心丸”。“了解企业诉求后,我们立即与住建等部门联系,确定了施工方案,过几天就开工。”邱占辉说,他此行的目的是检查施工准备情况,顺便给企业答复。
看着邱占辉带来的施工图纸,张富桐不禁赞叹:“真是企业有所求,政府必有所应。”
园区北侧,有一条凌空架起的管廊,管廊既有电缆等动力设施,也是蒸汽、氯化氢等原料运输管道。然而,管廊建设初期,张富桐没少犯愁。“管廊总长1.5公里,要经过多家企业,特别是要过4家企业大门口。”张富桐说,这是企业自己解决不了的事。
“多方协调的工作我们来干。”2024年夏天,管廊建设之初,邱占辉和项目帮办员上门送服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谈经开区产业链发展的大布局,又讲企业如何合作共赢……连续半个月的走访洽谈,邱占辉磨破了嘴皮子,也换来了管廊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条管廊铺设,需要投资服务部门的全力服务;一个项目建设,更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
对于占地700多亩、总投资百亿元的唐山三友集团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仅施工许可证就办了21个。
21个施工许可证背后,是唐山市开启的“抢建设时间”模式。
“质监、安监材料还没出来,办不了施工许可证可咋好?”2023年项目开工前,唐山三友电子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部长曾明月一度为破土动工发愁。
唐山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的一通电话让曾明月悬着的心放下来:“唐山市正推行‘承诺即开工’模式,只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作出承诺后,就可直接取得开槽工程施工许可证。”
“正常情况下需要1个月办理的施工前准备手续,11天就办完了。”曾明月说,整体算下来,“承诺即开工”模式为他们抢出了2个月的宝贵时间,项目从开工到试车调试仅用了13个月。
据唐山市行政审批局立项审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准入条件、标准、监管等要求制定了标准化承诺书,投资主体相对明确的社会投资一般新建工业项目等,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和承诺书后,即可一次性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9个事项全部审批手续,无需提交其他材料。
如今,唐山三友集团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一期项目部分产品试生产已稳定运行。“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的声音变成了企业的福音,相信我们会在新赛道上加速前行。”曾明月对未来充满信心。(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