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唐山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35510”工作思路为引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教育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步伐坚实
2024年,唐山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各学段优质发展。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省示范园达到94所,位居全省首位,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70%。持续推进托幼一体化模式,全市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21840个,全市基本实现公办园开设托班全覆盖。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扩充行动,新增优质学位4.95万个。全市组建教育集团24个,覆盖学校90所,成立城乡共同体101个,覆盖乡村学校409所。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制定《全市普通高中建设三年规划》,积极谋划唐山一中新校园建设项目。优质高中挖潜扩容,扩增优质学位1800个。新增省示范高中1所,全市省示范高中增加至37所,在校生占比达到71%,高于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新设民办高中5所,增加学位8650个。3所高中被评为河北省首批特色普通高中。
强化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开展特殊教育“双向延伸”行动,全市14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中,开设幼儿班学校增至12所,开办高中班学校增至11所。建成孤独症儿童专用教室25个,接收孤独症儿童227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激发新活力
2024年,唐山市职业教育围绕产业需求,完善职业学校教育和培训体系,全力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持续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唐山工职院晋升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独立升本的职业院校。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依托高新区国家级产教联合体挂牌成立“工业机器人共享培训基地”,先后组建绿色智慧矿山煤炭、康养、现代农业等行业共同体,积极探索建强职业教育“两翼”的唐山经验。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果显著
由唐山市政府主建,华北理工大学联合曹妃甸区政府与和河钢集团建设的河北省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已组建6个院士团队,产出90项高质量科研成果,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典范。以唐山师范学院“申硕”成功、唐山幼专顺利搬迁为契机,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层次。唐山学院获批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申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唐山师范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展“1+2+1”联合培养,高等教育开放办学取得创新成果。加快实施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行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设备更新项目获中央投资支持600万元,唐山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设备更新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储备库。
坚持立德树人 促进“五育”全面发展
强化德育。创新开展“新时代·新家乡”主题思政课教育,启动唐山教育史编纂,组织编印《知唐山爱唐山》少儿读本,扎实开展“1+N研学计划”,引导大中小学生体验感悟唐山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注重智育。组织初中学业水平抽样评估,发挥测评正向反拨作用,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体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努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指导全市178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落实建设标准,校园体育赛事火热开展。普及美育。常态化开展建制班级合唱、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举办全市教育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展演暨唐山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深化劳动教育。全市中小学校内劳动实践场所普及率达到100%。
夯实教育保障 护航教育发展
在人才教师队伍建设上,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典型选树和宣传力度,开展“师德榜样在身边”优秀教师事迹遴选活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优秀事迹宣讲活动768场。优化校长梯队建设,开展中小学书记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和中小学薄弱学校书记(校长)培训。持续发挥总校长工作室作用,总校长范禄燕、曾军良多次赴成员校调研指导工作。
提升优质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总体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以课后服务为平台,深化以“双进”促“双减”活动,学生参与率保持在95%以上。
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方面,常态化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全市287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成安全“净区”,学校门口及周边治安防范、交通安全设施高标准升级。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全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
回首2024年,唐山教育系统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化教育改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贡献教育力量。(记者 赵欣 通讯员 李泽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