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这一年 | 张雪松:“AI+机器人”赋能智能产线
来源: 长城网  
2025-02-24 09:10:3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戴璐繁 宋建军 邢丁

  “全国两会就要召开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都说说。我汇总整理下,形成建议,带到两会上。”

  “咱们的设备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向数字化方面发展,我们能不能把AI及大模型、大数据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到产线中,让产线或者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呢?”

  “你这个想法特别好!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通过AI赋能,让我们的数字化、智能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我们以前收集积累了大量数据、参数,通过AI建立一个数据模型,让它更好地服务后期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和几名工友围坐在一起,座谈交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2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和几名工友围坐在一起,座谈交流。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围绕科技创新、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扬“工匠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话题畅所欲言。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与工友查验车体焊缝。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距离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越来越近,张雪松也在抓紧整理汇总这一年来履职收获,完善建议,力争把通过广泛调研、贴近实际、务实管用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

  作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械钳工特级技师,张雪松是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起来的。2007年,张雪松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29名成员覆盖动车组、城轨等车体制造全部工序,在创新增效、质量攻关、技艺传承、培育高技能人才等方面重点发力。截至目前,工作室共完成质量攻关60余项、生产操作创新成果3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4项,多项工艺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张雪松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多份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今年,我比较关注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作用。”张雪松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右一)与工友查验车体焊缝。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作为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的技术攻关团队,在日常工作中,张雪松和工友们切实感到,数字化技术和智能产线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比如,在我们高铁的铝合金车体制造方面,过去我们焊缝打磨全是由人工来打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现在我们通过智能产线,采用工业机器人来打磨,产品的外观不仅好,而且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张雪松解释道。

  张雪松见证了中国高铁20年的发展历程,高铁制造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产线的制造新模式方兴未艾,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迭代更新。不久前,中国中车正式发布了新一代复兴号高速动车组CR450,运营时速将达到每小时400公里。“未来,我们将造出速度更高、更加舒适、更加安全的高铁产品。”

  “我会广泛征求工友们意见建议,结合自己的深入调研,把这份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以技术创新的理念、产业报国的情怀,撑起民族工业一片蓝天。”张雪松满怀信心道。

关键词
张雪松 智能产线
责任编辑:庞晓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