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赵玉淇
每次有急难险重任务,都冲在最前面
7月25日,赵玉淇(左)与同事正在进行射击训练。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砰!”屏住呼吸,扣动扳机,子弹从枪管射出,飞向靶心,一次射击完成。
7月25日,记者在射击训练场见到了衡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赵玉淇。大家都说,他是衡水特警队伍里枪法最好的队员。
随和,是赵玉淇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旦拿上枪,他就像变了个人,眼神凌厉坚毅。无论是95式突击步枪,还是92式手枪,在他手中就像被施了魔法,快、准、稳,总能精准命中目标。
2023年,第四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锦标赛上,京冀公安部门各自选拔两男两女共8名民警,联合组成中国警察射击代表队。经过三次选拔,赵玉淇从155人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入选。
备赛期间,赵玉淇一天当作三天用,从早上练到晚上,每天训练时长达9小时,空枪练习重复1000次以上,每天走路超过30000步。
由于比赛规则赛前保密,开赛时才得知,比赛用枪历史上第一次从单纯的手枪变为包含手枪、狙击枪、突击步枪、霰弹枪等多种枪支。其中,还穿插了特驾、索降、救援、突破、夜间多项技战术内容。
中国警察射击代表队在备战训练中,只训练了手枪这一种枪型。赵玉淇与队友们没有退缩,靠自己的实力,最终荣获世界警察战术情景射击团体赛和手枪团体赛双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中国警察境外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过硬素质,赵玉淇在部队时就已显露出来。
2007年,怀揣着对军营的无限憧憬,赵玉淇应征入伍,成为武警河北总队的一名新兵。
然而,部队生活远比想象中来得更苦。第一年,部队体能考核他垫底。
“不如就当个苦一点儿的兵。”赵玉淇下定决心。自此,体能训练负重跑,别人背包里用500毫升塑料瓶装满沙子,他用2升的塑料瓶装。脚踝受伤,医生建议多休息,他怕训练一停,体能下降,自己用弹性绷带绑紧脚踝,咬牙坚持训练。
当手上的茧子掉了一层又一层,赵玉淇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第二年,因军事成绩考核优秀,他被选拔到特勤中队,成为一名武警特战队员。
2010年,赵玉淇在武警河北总队反恐分队大比武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攀登科目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2011年,在全省武警大比武中一举夺冠,荣获三等功。
2012年11月,在特战分队公安民警招录考试中,赵玉淇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公安系统,成为衡水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一名特警。
如果说特警是警队的尖刀,那么赵玉淇无疑就是尖刀的刀锋。
“每次有急难险重任务,他都冲在最前面。”在队员们眼中,赵玉淇凡事靠前战斗。
在一起突发事件中,面对前来调解的人员,嫌疑人逃离现场,藏身附近一家商铺二楼。到达现场后,赵玉淇示意队友“跟我来”,第一个冲进二楼屋内。
面对持菜刀砍来的嫌疑人,赵玉淇用盾牌格挡,将其撞倒在地。当嫌疑人掏出匕首刺向队友时,赵玉淇双手死死卡住对方持刀的手,与队员合力将其控制。
这些年,作为副大队长,赵玉淇将自己丰富的实战经历和比赛竞技经验,毫无保留地应用在队伍训练中,提升整体素质。
“以往我们会注重远距离、高精度射击,然而大多数拔枪的警情,往往都是在10米以内。”赵玉淇介绍,人处在高压的状态下,体能消耗很快。如今,在射击训练时,队伍更加注重训练临场反应能力,要求拔枪快、出枪快、上靶快。
随着警用装备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特警整合无人机、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正在重塑侦查感知、指挥决策、单兵作战和协同打击模式。
赵玉淇说,现在正在积极学习新的警用装备,时刻准备着,做守护人民的一把“尖刀”。(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