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灾害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天气变化多端,传统农业保险定损流程繁、周期长。能否利用气象数据,为农业保险赔付设置一个“智能开关”?
10月18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产业生态馆,河北省气象局带来的辛集梨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路径。
打开河北省保险气象服务系统,进入“出险监测”模块,一张河北地图上,一个个禾苗状的图标格外显眼。
“这些图标代表着一个个气象指数保险保障标的。点击标的图标,即可查看对应的气象灾害赔付标准。”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范俊红介绍,一旦气象监测数据达到或超过预设的保险赔付灾害标准,系统就会自动触发理赔机制。
说起来简单,这背后却藏着海量数据。这款深度融合气象、梨产业、保险理赔记录等多种数据的金融气象产品,有些不一般。
范俊红介绍,研发这款产品,构建灾害损失模型是第一步。他们整合了辛集市近30年乡镇级、小时级的精细化常规气象数据和雷达新型探测气象数据,还多次走访当地梨种植大户、林业专家,获取了精准的梨产业经济数据和保险理赔记录,攒足了“数据家底”。
然后,他们以冰雹、大风、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为基础,构建起冰雹指数、大风指数和低温指数。再把三种灾害气象指数与作物减产率进行统计分析,制作出三种灾害损失风险模型,由此形成辛集梨天气指数保险产品。
在梨的花期、定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各个生长阶段,保险公司根据系统监测启动理赔程序后,会根据不同的灾害等级,计算出相应的赔偿金额。
从靠人工到靠数据,这款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优化的产品,不仅有效简化了传统农业保险模式逐户查勘、定损的烦琐流程,还提高了保险产品的精准度,让农户在灾害发生后能快速获得经济补偿,及时恢复生产。
更贴心的是,它还能防患于未然。范俊红解释,如果预测到将出现可能触发农业灾害的气象风险,保险公司可以与农户一起提前预防,减少损失。数据加持,让气象指数保险服务从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和险中响应转变。
目前,辛集梨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已在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进行了产品登记,并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与中华财险石家庄中心支公司等保险公司合作,将该产品用于辛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为1300余农户的近12000亩农田提供保障。
这次参展,范俊红接待了不少嘉宾。他们有的来自地方政府、保险公司,有的经营着智慧农业企业,甚至还有从事数据产业的,希望能将这种模式移植到新能源等农业以外的领域。
“这不,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就有了。”范俊红说。(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