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河北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居9个试点地方第一
来源: 河北日报  
2025-02-16 08:23:50
分享:

  我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和运用初见成效

  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居9个试点地方第一

  截至2月14日,河北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证书610张,涉及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装备制造、机器人等领域6197.5亿条数据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河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和运用初见成效。截至2月14日,河北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证书610张,涉及新能源汽车、环境监测、装备制造、机器人等领域6197.5亿条数据,河北数据知识产权证书登记量位居9个2024年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第一。

  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工作,鼓励广大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广泛用于转让许可、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资产入表等,同时进一步创新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推动创新主体挖掘“数据富矿”,激发创新活力。

  “没想到数据也能贷款,以后我们要把符合条件的企业数据全部进行申报。”2月14日,张家口农垦集团垦达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郝艳飞说。

  2月7日,垦达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用“牧场牛奶指标分析数据集”等3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获得贷款20万元,成为全省最早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之一。

  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转化运用的一种方式,对于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活力、促进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具有积极意义。在郝艳飞看来,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和成果运用,既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供了新途径,也有利于企业加强数据保护能力,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12月,天津市、河北省等9个省(直辖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2024年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新能源’,已成为与土地、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的重要生产要素。”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把数据资源禀赋转化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优势,河北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积极构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运用全链条生态。

  构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一环。2024年12月11日,省知识产权局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强化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促进数据要素合理流通,形成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合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出发,河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嵌入离线数据抽查工具,企业可在断网条件下完成本地数据抽查、哈希值生成等工作,实现登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有效防控泄露风险,保障数据安全。河北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数据要素处理加工时不得“完全采用AI技术”,从理论层面丰富了数据知识产权概念,创造性突出对智力劳动的保护,更加符合知识产权制度要求。(记者 马彦铭)

关键词
河北,数据知识产权证书
责任编辑:董彦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