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长城新媒体记者跟随河北大学任国栋教授团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探寻高原甲虫的“生存智慧”,开启了一场“极地寻甲”的科学远征。科考首站挺进昆仑山玉虚峰,在海拔4600米的高山草甸中探寻甲虫如何抗冻、抗缺氧。
甲虫并不陌生,但要问什么是甲虫,还真没多少人说得全。来,听听河北大学任国栋教授的讲述,五招教你认识它们!
顾名思义,甲虫最显著的特点是身上的“铠甲”,那是它们的前翅。因为质地坚硬,像鞘一样覆盖在后翅上加以保护,所以甲虫学名叫“鞘翅目昆虫”。
它们的另一个特征是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舌、下颚、下唇组成,发达而坚硬的上颚,让甲虫可以嚼碎固体食物。
与角质化前翅不同,甲虫的后翅是膜质的,这才是它们飞翔的“秘密武器”。飞行时,甲虫先举起前翅,再展开后翅,靠扇动后翅提供的动力,实现腾空、悬停等飞翔动作。
从外形上看,甲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腹部通常可见5-8节腹板。
最后,甲虫还有各式各样的触角,有丝状的、棒状的、三叶状的、有鳍状的等等,就像它们的种类一样丰富多彩。
有了这五招,就能轻松分辨出生活中常见的瓢虫、天牛、萤火虫、独角仙、金龟子等等都是甲虫,怎么样?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