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今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8.35%
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近日,省水利厅印发《河北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年度实施方案》。按照计划,今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8.35%,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将达66.37%,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覆盖县数比例将达80%,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
今年,我省将聚焦农村供水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转变,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从传统管理向数智化管理转变,全面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即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并实施县域统管、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的管护模式,不断优化布局、改善结构,强化管理、提质增效。
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是实现目标任务的重中之重。各地将积极谋划农村供水项目,科学制订实施方案或计划,建立项目清单,加强督导调度,加快推进供水工程建设。
根据方案,在南水北调受水区,我省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更新老旧管网和输配水管道,标准化改造配水站点,改扩建地表水厂,实现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冀东平原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水,有效提升群众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在山丘区,优先实施骨干供水工程,加强已建供水设施的整合利用,加快推进小散工程集中并联、联调联供,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建设自来水入户工程,最大限度消除水柜水窖取水人口,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农村供水安全需建管并重。今年,我省将聚焦构建从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高品质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运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各地将整合县域内农村供水资源,构建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服务的管护模式,预计年底前全省县域统管比例将达80%。
数字赋能,让村民喝上“放心水”。今年,我省将以县域为单元,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推进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各地将强化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深入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水源保护,提升净化消毒能力,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开展农村供水水质巡检,构建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水质检测监测全覆盖体系,确保农村供水水质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此外,我省还将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做实做细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持续抓好动态监测,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成果,守牢饮水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