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近日,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携手,共同举办了“2025年京冀主要秋粮作物防灾减灾技术专题培训”,旨在积极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全力保障秋粮丰收。此次培训是落实《2025 年汛期科学防灾减灾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的重要举措。
2025年京冀主要秋粮作物防灾减灾技术专题培训现场。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供图
秋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而汛期既是我省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又是秋粮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据省气象部门预测,7至8月京冀两地降雨预计偏多两至四成,这无疑给秋粮生产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培训特别邀请了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大学郑大玮教授,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室刘宏举副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占林研究员等行业权威专家。
专家们聚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甘薯、水稻、花生等当前在田的主要秋粮作物,紧密结合夏播以来的气象条件以及中后期气候预测,对区域性洪涝、高温、风雹等高发灾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灾害应对措施、不同生育期的管理要点以及作物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有效提升了相关人员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此次联合培训是京冀两地农技推广部门长期协同发展、深度合作共建的重要成果体现。参加培训的人员一致表示,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预防,只有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才能在面对灾害时化险为夷。
同时,对两地农技部门和种植主体提出了明确建议:一是要及时关注气象信息,提前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农技部门需进一步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交流协作,切实做好灾害预警和预防工作;其次,要强化技术学习,从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田间管理、灾后补救四个关键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粮油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筑牢农业防汛“安全网”;三要加大宣传带动力度,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应确保将专家传授的防灾技术和实践经验切实应用到生产一线,并积极宣传减灾效果,持续提升我省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培训充分借助线上直播平台的优势,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京冀两地农业技术的高效协同合作。此外,两地农技专家还围绕主要汛期灾害,精心制作了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明白纸,为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秋粮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两地将进一步组织农技专家下沉到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指导服务,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的有效落实,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秋粮生产的不利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