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灯”驿站为特殊儿童点亮希望——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里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 秦皇岛新闻网  
2025-11-16 14:59:57
分享:

  秦皇岛日报记者 王潇潇

  “你画的蓝色线条好像在跳舞,能说说它的故事吗?”在海港区文化路街道人民里社区“小橘灯”驿站的绘画室里,志愿者轻声引导着10岁的孤独症男孩小宇(化名)。

  此前从不主动开口说话的小宇,如今不仅愿意分享自己的画作,还能跟着志愿者完成简单的拍手游戏。这一变化源于社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为特殊儿童量身打造的精准服务。作为全市首个专注服务孤独症及智力残疾儿童的社区阵地,“小橘灯”驿站自今年6月启用以来,已覆盖周边30余名孤独症和残障儿童。走进驿站,活动室、绘画室、心理咨询室功能分明,心理沙盘、专业教具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乐园”,更是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实践平台。

  “专业社工的价值,在于找准需求、设计方案,让志愿服务更有方向、更具实效。”人民里社区党委书记王玲说,驿站运营之初,便依托专业社工团队开展需求调研,最终锁定孤独症儿童家庭“照护压力大、专业服务少、社交支持弱”三个方面,随后联动高校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构建起“社区+团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青联委员”协作体系,让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需求。

  社工和志愿者陪孤独症儿童做趣味套圈游戏。 (图片由人民里社区提供)

  对孤独症儿童家庭而言,“喘息服务”是缓解长期照护压力的关键。“小橘灯”驿站推出的“喘息服务公益行”,以专业社工的精准规划为核心,打造“守护孩子+关爱家长”的“双向关怀”服务模式。在孤独症儿童生日会上,志愿者“一对一”陪伴孩子吹蜡烛、做游戏,家长则能在“家长休息室”交流经验、放松身心。“平时24小时不敢离人,在这里终于能喘口气。”一位家长的感叹道出了“双向关怀”服务的意义。

  户外游玩活动是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作照护孤独症儿童的典范。在“星宝家庭喘息服务日”活动中,人民里社区联合团市委、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致良知公益服务中心,将场地选在市第二中学运动场。社工团队提前考察场地,排除陡坡、尖锐设施等安全隐患,大学生志愿者提前接受“孤独症儿童照护技巧”培训,学习应对“情绪爆发”“拒绝配合”等情况。活动中,面对不愿集合的孩子,志愿者按培训方法引导其自由活动;在趣味套圈环节,社工根据孩子肢体协调能力调整套圈距离,志愿者及时鼓励,让每个孩子都能收获成功与认可。

  如今,“小橘灯”的光芒不断延伸。人民里社区将持续深化“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一方面加强专业社工团队建设,引入更多具备心理咨询、特殊教育等资质的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方案的设计与评估;另一方面扩大志愿者队伍,建立“高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专业志愿者”的分层培训体系。以“专”赋能、以“爱”续航,这个发光发热的“小橘灯”,正为更多特殊儿童及家庭点亮希望,也为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供“社区答案”。

责任编辑:米若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