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原创力丨④ “单兵突击”到“组团攻坚” 创新联合体为产业升级“导航”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2025-11-17 15:59:38
分享: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9家创新联合体,通过上下游联动协同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效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系列报道《科技原创力》,今天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新突破,看创新联合体如何形成合力、联手创新。

  本台记者 杨晨曦:我手上拿的这块钢板就是首钢京唐自主研发的1.5Gpa纯锌镀层热成形钢!1.5GPa 有多能扛? 1 平方厘米的截面上就能承受15 吨的拉力,相当于 3 头成年大象压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而且它表面的纯锌镀层,就像给钢板穿上了"防锈铠甲",抗腐蚀能力也大幅提升,能够使汽车零部件的服役寿命提高一倍。

  首钢京唐制造部汽车板室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主管 刘石双:纯锌热成型产品的核心创新点,第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金属外形和优异的延展性、耐蚀性,我们采用独特的工艺,减小了液态金属脆性裂纹的萌生,现在能达到一个小于10微米的精度,同时首钢拥有自己的专利,没有涉及到专利的壁垒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用热成形钢,大多为铝硅镀层钢板,但长久以来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首钢京唐联合7家单位,历经4年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新一代汽车用钢纯锌镀层热成形钢,目前已顺利完成中试,即将正式投入市场。

  首钢京唐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 邹英:我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校和单位,针对纯锌镀层的热成形钢进行集中力量的攻关,(上游)我们联合燕山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开展技术理论攻关,在产业链的中游,我们主要结合凌云工业和精工冲焊来突破零部件制备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在应用端长城汽车,主要是进行一些零部件的成型仿真碰撞测试相关的一些服役性能的研究。

  邹英所说的这种联合攻关的模式,正是由首钢京唐牵头,凌云工业、长城汽车等多个单位组建的"河北省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依托省科技厅创新联合体专项180万元资金,组织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大伙儿各干各的强项,共同攻关镀锌汽车用钢的制造和应用。

  首钢京唐制造部汽车板室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主管 刘石双:如果是我们自己的话,我们对产品的研发主要存在于实验室评价阶段,对于真实冲压过程中液态金属裂纹萌生的这么一个评价呢,是没有工业大生产数据支撑的,有了这个创新联合体项目,有从实验室到实践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数据,是更有借鉴意义,(也)解决了生产节拍慢的一个问题,提高了生产速率。

  变单兵突击为组团作战,"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面协同,目标是到 2026 年带动河北省产业链规模增加 2 亿元。

  如果说材料创新是汽车的 "筋骨",那智能网联就是汽车的 "大脑"。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系统已成为核心竞争力。

  本台记者 杨晨曦:27颗感知硬件全副武装,尤其是这双黑色的"大眼睛", 能打出128条线束的激光雷达,再搭配多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设备,能达到200米感知距离和厘米级测距精度!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 任重:我们第三代这个辅助驾驶系统(能让)整个感知更全面,做到更安全,其中这里面最核心的是我们的控制器,我们的算力达到了254T,254T的一个算力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秒钟抄了10万份新华字典,看到这个整个环境到最后的决策也就三四百毫秒。

  这套系统的核心技术创新,是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大模型。它将感知、决策、规控等环节一体化整合,通过投喂数据对模型进行联合训练,让汽车变得更聪明,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和驾驶决策的贴合度大幅提升。

  但要做到这一点可不简单,不仅得让模型吃透复杂路况、摸透驾驶习惯,还要靠海量数据、前沿算法和产业配套一起发力,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难以快速完成。

  为此,长城汽车牵头,联合15家单位组建了"河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围绕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语音等领域联合攻关,打通上中下游产业链,构建起协作紧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 任重:整个模型的开发或者说训练这一块的话,像清华大学、北工大,我们需要吸收他们的学术成果,第二块就是我们的产业叫供应链安全,我们通过上游单位像曼德电子、紫荆半导体,研发一些这种车规级芯片,这样的话从整个产业上就形成了一套闭环,既有保证了安全又保证了效率,提升了我们的整个国产化产业链的一个完整性。

  目前,省科技厅已组建19家省级创新联合体,汇聚了26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涵盖了现代化钢铁、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持创新联合体专项资金3500万元,预计带动产业规模新增40亿元。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企业服务处 王娜: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强化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过上下游协同攻关,实打实破解产业技术卡点,让联合创新的种子在重点产业链上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