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边晨旭 杨程 刘笑男
“10月29日,雄安新区‘企业码’创新应用系统正式上线,上线当天,首批1000家试点企业的‘企业码’正式亮相。截至11月6日,新区所有企业的‘企业码’都已更新完成。”营商环境局审批管理一处负责人高松告诉记者。
“企业码”是营业执照右上角的二维码,是企业的“数字身份证”,也是政府的“服务入口”,更是政企互动的“统一母语”。原二维码功能单一,仅展示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升级后,实现了营业执照二维码、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企业数字身份码“三码合一”,成为企业法人的数字身份标识,功能类似自然人电子身份证。

营商环境局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扫码查询企业信息。刘笑男 摄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新区所有企业顺利完成“企业码”更新,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高松介绍,“企业码”可在设立、变更、迁移等全生命周期自动赋码,企业无需额外申请或等待,直接“无感领码”。
“喝完一杯咖啡,文件已经‘躺’在对方邮箱,现在企业查档,像分享歌单一样简单易操作。”华能招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管张裕武这样形容使用体验。他现场演示了查档流程:掏出手机,对准营业执照右上角“嘀”一声,登录企业码,电子营业执照自动唤起“档案云柜”,设立以来的全部企业档案按时间轴排列,勾选、打包、生成防篡改PDF,微信发送——全程仅47秒。
这种效率的提升源于“企业码”背后的“1+3+N”架构:1个数字底座、3大品牌服务(码上查、码上办、码上享)、N个高频场景。此外,企业码还具备48小时动态画像更新机制,能够滚动集成登记信息、许可信息、股东结构、信用记录、荣誉资质、监管结果这六维数据,实现“一屏通览”。公众扫码即可快速了解企业合法性、经营状态及信用情况,提升企业间信任效率,降低合作风险;企业自身扫码可在线查询企业档案、不动产信息,办理水电暖查账、信用修复等高频事项,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
“企业码”应用系统上线后,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刘桂轩切实体验到了“企业码”的便捷。他需要核实企业名下房产信息,只需“嘀”一声,随手扫码,通过“不动产信息”卡片,企业名下宗地、房产、抵押状态等信息秒级跳出,且所有信息与登记系统同步更新。刘桂轩感慨道:“不用跑政务大厅,也不用复印材料,一张图抵千言万语。这感觉就像把房产证放进了电子钱包。”这种便捷体验,让企业从繁琐的线下流程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发展中。
除了查询功能,“企业码”还上线了手机上的“信用急救室”——信用修复、公共服务、经营范围“自主秀”等特色专区。法定代表人通过电子营业执照授权,即可把企业自设立以来的全部档案装进“手机口袋”,实现微信、邮件一键转发。
“企业码的创新应用,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高松表示,这一改革推动了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快办”的深刻转变,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