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探非遗丨老祖宗严选!这样的中国“奢侈品”你爱了吗?
来源: 长城网  
2025-02-03 09:36:25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刘婕影

  花丝万缕织金冠,妙手镶嵌有乾坤。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又称“细金工艺”,是廊坊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也是“燕京八绝之首”。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悠久历史,在明清时期工艺水平达到顶峰,明孝庄皇后的凤冠、万历皇帝的金丝蟠龙翼善冠等都是花丝镶嵌的传世珍品。

万宝徳珠宝馆内。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花丝镶嵌整个工艺流程极其繁复,仅花丝就有正反花丝、拱丝、麻花丝、竹节丝、罗丝、凤眼丝、祥丝、麦穗丝等十几种不同纹样。花丝的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数道工序更是各有讲究。

仿古金丝蟠龙翼善冠。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踏入香河县万宝德馆内,一件件花丝镶嵌饰品宛如璀璨星辰,引人注目。金丝或紧密缠绕成玲珑剔透的花蕊,或编织成栩栩如生的蝶翼,或勾勒出飘逸空灵的云纹,或相互缠绕,组合成寓意吉祥的如意、福字等图案,宝石与美玉在这金银丝缕构筑的奇幻天地里被轻柔环绕,斑斓的色彩与金丝相互映衬,共同奏响了一曲美轮美奂的艺术华章。

故宫点翠嵌珠五凤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万宝德自1963年在廊坊市香河县创立以来,便深深扎根于花丝镶嵌这一传统技艺领域,时至今日已有60余年的历史。2008年,万宝德第三代技艺传承人刘超踏上了花丝镶嵌工艺的学习之路,自此开启了他与这门古老技艺的不解之缘。

仿法门寺塔。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在漫长的学艺过程中,刘超潜心钻研,跟随老一辈工匠师傅,从基础技法练起,一丝一缕地琢磨花丝的编制技巧,一毫一厘地把握镶嵌的角度力度,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逐渐掌握了古法制金、錾刻、锻造等核心工艺,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艺传承者。

花丝镶嵌凤冠。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在刘超的带领下,如今的万宝德馆内珍藏着约7000件精美首饰藏品,系统地呈现了中国首饰自秦汉以来的演变轨迹,从古朴的秦汉风格,到魏晋的简约清逸,再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华丽繁复,这些首饰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各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和审美观念,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首饰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花丝镶嵌凤冠。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除了传统的首饰,我们现在还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新中式饰品,像日常佩戴的耳钉、胸针我们目前都有推出,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花丝镶嵌的传统工艺精髓,又融入简约时尚的设计理念、多元的材质组合与新颖的色彩搭配,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首饰的追求,也让花丝镶嵌更好地融入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刘超介绍道。

花丝镶嵌发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通过刘超的不懈努力,万宝德团队规模不断壮大,其技艺实力也相继赢得了众多权威机构与影视大厂的青睐,先后为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精心复原了古代金银器文物,并作为重要展品陈列展示。如故宫博物院的“宫囍·龙凤呈祥”论坛展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簪花仕女图》仕女发饰及明累丝金凤簪等,这些复制品不仅精准还原了文物的外观形态,更在细微之处彰显出花丝镶嵌工艺的精妙绝伦,让观众得以跨越时空领略古代金银器的风华绝代。

故宫博物院的“宫囍·龙凤呈祥”论坛展品。万宝徳 供图

  在影视与时尚领域,万宝德同样成绩斐然。“我们也与众多知名国产古装剧有过深度的合作,从《玉楼春》到《风起洛阳》《长相思》,我们制作的花丝镶嵌仿古首饰不仅精美,而且很考究,在细节上实现对历史的高度还原,增强了剧情的文化质感与视觉吸引力。”刘超自豪地说。不仅如此,万宝德制作的花丝镶嵌首饰还在2024央视龙年春晚《年锦》节目中亮相,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传统工艺之美。

影视剧《长相思》中小夭佩戴的花丝镶嵌饰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海笑 摄

  61年,3代人,只做一件事。万宝德于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与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以坚守传统为基石、创新发展为动力,不仅续写着这一古老技艺的辉煌篇章,也让更多人读懂中国珠宝,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之美。

关键词
中国“奢侈品” 小影探非遗
责任编辑:庞晓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