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项目建设中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当好‘娘家人’,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帮助。”日前,万全区工信局工作人员再次到相关企业开展走访,详细了解企业遇到的难题。企业负责人介绍,类似这样的实地走访已经有过多次,在用活用好用足政策方面每次都给了很好的指导。
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企业发展全过程中当好贴心服务的“娘家人”。万全区以“专精特新”、科技型、规模以上工业、传统装备制造4类企业为重点,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服务企业,以扎扎实实行动护航企业安心发展。
“包联+帮扶”护航规上企业安心发展。万全区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进一步激发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积极性和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工业经济扩量升级、提质增效。建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专题解决企业困难机制,专题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基本条件、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组织机构、严肃问责、“一事一议”这“六条措施”及“流程图”,成功解决大北锅炉等20家工业企业、782亩土地、40万平方米厂房历史遗留问题。帮助宏宇化工开展化工重点监控点回顾性审核工作,保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制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联工作方案》《关于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工作的八条措施》等专件,以要素保障、执法检查、手续办理等为抓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以重点新投产工业项目、成长型规下企业为重点,每年按照目标任务1:1.5比例建立规模以上企业动态培育库,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强化跟踪服务,组建入统专班,深入一线指导企业做好备案、入统资料填报等工作,同时加大退规风险企业帮扶力度,稳定企业存量。
“培育+服务”提升企业专精特新能力。万全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健全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前建立中地装、帕森斯等10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积极进行专题培训、上门指导,做好政策宣贯,对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重点“小巨人”企业中研发费用占比、发明专利等核心指标,提前把关、专项辅导,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制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孵化育强机制,配备申报专员全流程服务,对照获评企业进行数据和申报要点分析,在建立研发平台、发明专利数量等加分指标上出谋划策,切实提高企业申报成功率;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负责人作为评选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营造企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创新+研发”夯实企业科技创新基础。万全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跃升专项行动,以科技赋能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该区在全省2023年县域科技创新成功跃升A类的基础上,聚焦“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创新管理”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定期召开推进会,紧盯弱项环节,加快补齐短板,2024年全区评分83.09分,继续保持A类县区;充分发挥乡镇科技特派员职能,建立科技创新和服务机制,编印《科技政策汇编》,切实将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分批落实科技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为72家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制定印发《加快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创新主体提质增效专项工作方案》等区级措施,积极搭建校企对接平台,邀请专家现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动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同时鼓励企业申报科技项目,进行全程式跑办服务。
“智能+改造”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万全区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助力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印发《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万全区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等专件,从财税、金融、审批等方面优化保障,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强做优,振龙装备、羿射旭减隔震等项目已顺利开工,26家企业纳入省级工业项目投资库;定期召开产业链企业对接会,充分发挥央企影响力、带动力,强化主动服务、协同合作,积极组织张煤机与配套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全区共有通达煤机、双圆铸业等企业入选张煤机配套外协企业名单,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针对国家、省级重点荣誉,分类建立培育库,从前期资料整理到申报成功实行跟踪机制。截至目前,多家企业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河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河北省绿色工厂、河北省节水型企业等荣誉。(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邢鹏飞 罗纳 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