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累计服务企业四万余家次,解决企业诉求问题五千五百余件
“原以为信用修复得跑断腿,没想到打个电话,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上传材料就办妥了!”8月20日,故城县河北力虎家具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孙淑新说。
此前,这家企业因行政处罚信息影响招投标,通过故城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企业服务中心的信用修复专员协助,材料上传至“信用修复一件事”平台后,很快收到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通知。
孙淑新的惊喜,缘于衡水市创新推出的“三减无感式”信用修复模式,这项集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于一体的服务创新,让企业无需跑腿即可快速摆脱失信束缚。如今,该市已有360余家企业通过该模式快速修复信用,办理时长压缩超60%。
今年以来,衡水市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构建从项目谋划到开工建设,从投产运营到转型升级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为企业成长全程护航。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该市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构建起多层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市本级、各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中心,118个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企业服务专窗,涉企服务事项从最初的81项动态扩容至190项,涵盖创业服务、职业培训等企业发展各环节,让企业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
“现在办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许可’,从申请到拿到电子证照只需一天!”衡水恒通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科长董建喜说。眼下正值供热管网维修改造黄金期,桃城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企业服务中心的全程帮办,不仅降低了办事成本,更加速了项目建设进度。
精准施策让服务更具实效。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企业服务中心实施重点项目帮办代办,建立审批台账,今年已为20个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设立惠企政策窗口,破解企业政策“找不到、读不懂”难题。运用多项改革成果优化企业登记服务,着力解决“易入难营”问题。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已完成10个项目立项手续。
同时,衡水市创新实行“发现—解决—反馈—回访”闭环机制,企业服务中心常态化深入基层调研,拓宽问题收集渠道。强化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紧急问题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联席会议现场研究答复。问题交办后,办理部门签字并录入台账,由企业服务中心专人跟踪。事项办结后一周内进行满意度回访,定期评估工作质量。
目前,衡水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累计服务企业4万余家次,解决企业诉求问题5500余件,企业满意率100%。(记者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