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评 | 优化营商环境,河北交出“十四五”亮眼成绩单
来源: 冀时客户端  
2025-09-18 17:31:58
分享:

  冀时评论员:海  峰

  招标投标“双盲”评审促进公平竞争、“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利企、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破解企业贷款难题……“十四五”以来,河北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以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公平竞争,是塑造优良营商环境的基础,能极大激发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23年以来,河北各地推行招投标“双盲”评审,防止外界干预和暗箱操作,截至目前,民营企业中标率提升到85%左右,中标额提升到45%左右。2024年9月,石家庄市“双盲”评审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持续优化经营主体准入退出服务,实现企业变更、注销、迁移登记三项“一件事”高效办成,推动经营主体发展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889.97万户,较2020年底增加197.07万户。

  更高效的政务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务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经营主体的满意度。以“做减法”促效率,河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缩,社会投资核准类项目由原来53个工作日压缩现在的33个工作日。以“数字化”提效能,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067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104类电子证照实现京津冀三地互认。以“小窗口”强效果,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让服务有速度、有准度、有温度。

  更优化的要素支撑,增强了产业活力。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北大力推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围绕企业融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04.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近160%。围绕企业用地,支持企业同步办理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和抵押登记,实现“交地即交证”“交证即抵押”。围绕人才培养,全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5个,2024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332.96万人。从政策倾斜到资金支持,从人才保障到服务优化,通过精准滴灌,帮助企业蓬勃生长,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

  更安全的法治环境,保护了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河北持续实施法治保障提能行动,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创新监管机制,推广“一业一查”、探索“扫码入企”,让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规范执法行为,合理统筹省市县三级行政检查,破解企业面临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困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1年以来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7346件。这些改革举措共同构筑起了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让企业既有安全感,又有归属感。

  更完善的信用体系,拓宽了服务场景。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核心支撑。河北实施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现对经营主体信用状况的“精准画像”,推动信用惠企便民落到实处。健全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政务服务大厅专门窗口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一站式”帮办代办。石家庄、邢台等地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信易游”“信易医”等信用积分制度,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机制,让守信个人在生活方方面面受到便利和实惠,让信用真正成为“硬通货”。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获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份,经营主体总量持续增长,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取得历史性突破,石家庄等11个城市入选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入选数量全国第一……在河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更广阔空间,正在孕育滋养更多高质量发展硕果。

责任编辑:刘政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