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社会服务的重要动力。河北省政府新闻办10月10日召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将于近日印发的《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将全面赋能我省八大重点产业,一体推进研发攻关、应用迭代和生态培育,深化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打造系列应用场景,打通行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壁垒。”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段占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行动计划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行动计划》,河北省将坚持以产业、教育、科技、民生、治理等领域为重点,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
在重点领域应用方面,河北省将在钢铁、化工、汽车制造、机器人、新能源、农业、教育、医药健康、商贸物流、交通、社会治理、科学研究、商业消费、互联网治理等行业开展创新场景应用。具体而言,在钢铁领域将围绕高端钢铁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等关键场景,支持企业开发行业大模型;在新能源领域则聚焦风电场智能监控、光伏运维优化、储能全周期管理等关键场景,支持企业开展风电场风速风向预测、光伏电站自动清洗等技术攻关。
在区域布局方面,河北省将聚焦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地区,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引领区,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重点推动雄安新区、廊坊等地强化人工智能研发能力,打通算力、数据、模型及应用全链条环节,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同时,石家庄、保定、唐山、张家口等地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中心聚集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在支撑能力建设方面,河北省将从夯实算力供给基础、加强数据体系建设、搭建应用赋能平台、梯度引育优质企业、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五个方面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需要全省统筹布局、协同发力。”段占东说,该《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有望进一步激活河北工业底蕴与算力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