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河北站)“清河羊绒”供需对接活动举办
供需双向奔赴 品牌加速出圈
10月21日,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河北站)“清河羊绒”供需对接活动在邢台市清河县举办,相关行业协会代表、省内外企业嘉宾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探发展。
一场对接会能为清河带来什么?
作为全国羊绒产业的核心高地,清河县已构建起从原绒采购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今年,“清河羊绒”被工信部列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品牌价值与行业影响力再攀新高。
本次活动精准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通过主题演讲、供需推介等环节,搭建起高效对接的合作桥梁,为“清河羊绒”搭建了展示品牌实力的优质平台,更有效打通供需壁垒,为区域品牌创新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活动现场发布了《清河县羊绒企业供需对接目录》,呈现了40余家本地羊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内容与技术成果,成为供需双方对接的“桥梁”。
在现场,东莞市三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主理人石拓认真翻看目录,重点寻找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该公司主营羊绒羊毛类优质纱线,近年来逐步向羊绒成衣服装领域延伸。“市场对精品羊绒制品的需求一直在攀升。”石拓说,经过现场考察,清河兴利毛绒制品有限公司在原材料保障和成衣规模化生产上颇具实力,双方约定携手开拓海外市场。
清河羊绒产业优势产品云集、生产实力雄厚,但不少企业在品牌影响力提升上仍需突破。数字经济浪潮下,各类平台成为企业对接大市场的重要抓手。活动现场,Bonjour Brand中法品牌美学中心河北站、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相关负责人分别推介各自平台。
多年来,清河凯诺服饰有限公司大力推广曼诺丹尼羊绒品牌,羊绒大衣、羊绒围巾等产品已在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深耕,10月初正式进驻小红书。“面对这一新赛道,我们怎么精准布局?”在与小红书服装行业营销总监齐凯交流时,清河凯诺服饰董事长李朋举提出自己的困惑。
“羊绒服饰注重质感与体验,建议通过场景化‘种草’、真实体验分享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逐步积累口碑,打响品牌。”齐凯结合品类特性给出建议。
一番深入沟通后,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李朋举激动地说:“这场对接活动真是‘及时雨’,精准帮我们破解了难题!”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如何打响“清河羊绒”品牌,推动产品出海?
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统一标识代码注册管理中心执行主任王楠,现场介绍了该院研发推广的MA-DPP通用框架1.0——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产品数字护照通用框架。
“在出口环节,它能完整记录产品碳足迹,帮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在品牌端,还能支撑产品防伪、溯源,增强消费者信任。”王楠的介绍让河北南冠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冷智详眼前一亮。冷智详说,这将更有利于企业开拓新客户、强化产品品质信任,准备着手研究这件事。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持续优化服务,加强名品企业宣传推广,为企业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消费品优质品牌,为提振消费、扩大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