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馆陶县不动产“办证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传来捷报:涉及8个小区的9个项目、共1122套房屋,已全部完成首次登记和转移登记,登记率与完成率均达到100%,位居全市前列。这一困扰众多居民多年的“心头大事”得到圆满解决,标志着馆陶县在化解民生痛点、提升群众获得感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高位推动,构建联动整治新格局。
面对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历史遗留“硬骨头”,馆陶县高度重视,将解决“办证难”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深入一线调研督导,现场协调解决“卡脖子”难题。全县构建起“党委领办牵总、部门协同推动、专班主抓主战”的联动工作体系,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层层包联,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专项整治期间,累计开展政策培训12次,召开各类调度会、现场推进会80余次,确保了整治工作高效推进。
纪委护航,阳光登记提升效能。
为确保专项整治在阳光下运行,馆陶县纪委监委主动嵌入,发挥“事办不成找我”驻点专班作用,将监督“探头”直接架设到登记一线。通过驻点盯办、业务跟办等方式,对登记全流程实施“嵌入式”监督,精准识别并推动解决作风顽疾与流程梗阻,实现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与办事效率的“双提升”。秉持“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快办想办法”的原则,专班推动持续优化流程、清除堵点,并对群众诉求开展回访抽查,以铁的纪律保障了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风清气正与高效便捷。
一线攻坚,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针对办证过程中的各类具体困境,馆陶县展现出灵活务实的担当精神。包联县领导蹲点小区、移动办公,包联单位及乡镇工作人员敲门入户,面对面做工作,全程帮办领办。面对部分小区因竣工验收备案滞后等历史原因无法办证的情况,县行政审批局敢于打破常规,启动“特事特办”通道,集中力量提前完成关键手续。针对企业资金紧张无法开具购房发票等难题,现场协调税务等部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成功破解办证链条上的“死结”,让政策温度直抵民心。
协同发力,巧解历史遗留“死结”。
各相关部门握指成拳,协同作战,共同向“老大难”问题亮剑。面对维拉庄园小区因开发企业债务纠纷导致部分房产被法院查封的复杂局面,县住建局、县法院、县审批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主动作为,一方面积极与复兴区法院沟通协调,说明业主无过错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耐心搭建对话平台,促成开发企业与债权人达成和解,最终使被查封房产得以解封,为业主办证扫清了最大障碍。
社会协同,暖心服务“不打烊”。
专项整治的成功也离不开开发企业的社会担当与窗口人员的无私奉献。相关开发商顾全大局,克服困难,主动开具长期拖欠的购房发票、缴纳税款。不动产登记中心和税务局窗口工作人员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从咨询到办结的“一条龙”服务,他们夜以继日的坚守,确保了“不漏一户、不落一证”。组建精锐服务专班,将服务窗口延伸到小区现场,推行“驻点帮办+精准领办+主动上门办”模式,用“零距离”的奔波换取群众办证的“加速度”。
建章立制,巩固成果严防反弹。
下一步,馆陶县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县纪委将持续全流程监督,加强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坚持全流程帮办领办,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以更优质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次专项整治不仅圆了千余户居民的"安居梦",更探索出了一条化解民生遗留问题的有效路径。(通讯员 李延昌 陈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