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齐晓鹏:退伍不褪色 乡村振兴路上建新功
来源: 长城网  
2025-08-01 10:40:16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齐彦红)“我们村现在基础设施好了,生态环境美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7月23日,邢台市临城县临城镇黑沙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齐晓鹏在给记者介绍家乡的变化时,眼神里满是自豪。

黑沙二村航拍图。通讯员 徐少立 摄

  近年来,黑沙二村经历了从环境“脏乱差”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蝶变之路,这背后离不开这位“兵支书”的担当与坚守。

  齐晓鹏,男,汉族,中共党员,2004年12月入伍,2009年12月退役。“脱下军装还是兵,党员的使命不能忘。”他秉持“服务家乡、回馈父老”的初心,主动放弃工作安置机会,返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2021年当选临城县临城镇黑沙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军人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带领村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齐晓鹏伏案工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齐彦红 摄

  党建引领强根基,锻造乡村振兴“硬堡垒”

  上任之初,面对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齐晓鹏先从建强班子入手,创新“1+3+N”党建模式(1个支部核心引领、3支党员先锋队、N项民生实事清单),开展“党员联户”行动,28名党员包联全村106户,解决群众诉求7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

  “一上任,我就带着党员干部到每家每户走访,认真倾听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齐晓鹏回忆,正是在充分沟通、了解了村民需求的基础上,他们大力推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亮化暖心”行动,安装太阳能路灯30盏,修建排水管网3.2公里,惠及村民300余人……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

  此外,齐晓鹏还在村内推行“红色夜校”制度,组织党员学习乡村振兴政策、产业发展案例20余场,培养致富带头人6名,发展青年党员3名,支部战斗力显著提升。

齐晓鹏在村民家中走访。

  全力以赴抓经济,激活强村富民“新动力”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齐晓鹏首创“三金富民”模式,整合闲置土地流转至园区企业,年增收土地流转金60万元;盘活村集体资产,建设“创业楼宇”,引进电商、物流企业8家,年收租金15万元;成立村级物业公司,承接园区保洁、绿化等服务,年创劳务服务金20万元。

  “去年我们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00万元,村里有钱了,咱就得想着给村里办点实事,我们又拿出其中60万元用于村内的民生工程,既要‘强村’又要‘富民’。”齐晓鹏说。

  2022年,齐晓鹏引进河北御食园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创新打造“企业+合作社+工人”模式,带动村民开展农产品交易、进厂务工等,户均年增收2.5万元。“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稳定收入3000元,在家门口上班,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挺好的!”在御食园上班的村民齐素会高兴地说。

  此外,齐晓鹏还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利用村内闲散土地建设“军民融合创业园”,打造教育培训、创业辅导等新业态,累计增加就业30余人。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与蔚来新能源公司合作,建设换电站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

齐晓鹏到老年公寓里看望慰问老人。

  勠力同心惠民生,绘就幸福乡村“新画卷”

  “乡村振兴,既要环境美,又要百姓富,更要群众生活幸福!”齐晓鹏说,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村民的生活冷暖。他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

  村里投资160万元建设“颐养安居工程”,建成16套老年公寓,聘请专职护理员,免费安置独居、残疾老人14名,真正实现老有所居、老有所养。

  同时,村里组建“老兵调解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28起;开设“星级文明户”“好婆媳”评选,挂牌表彰优秀典型36户;设立道德“红黑榜”,成立红白理事会,抵制高价彩礼、婚丧事大操大办等,真正为老百姓减轻负担。举办“朗朗童声读书会”“红色故事会”等文化活动20余场,激发群众创作热情,凝聚乡村振兴精神力量。

  在齐晓鹏的带领下,黑沙二村集体经济从“收入微薄”到“百万强村”,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省级文明村”,产业发展从“传统农耕”到“三产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军民共富”的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张晓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