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记者来到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的建设现场,1700余名工人、24台塔吊、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项目建成后,雄安新区将实现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无缝衔接。
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9栋主体楼宇已冲出“正负零”,完成桩基、地下室施工,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位于41-1#楼和41-2#楼之间的城市航站楼,主体钢结构已完成施工并进入安全防护阶段。城市航站楼是螺旋上升的结构造型,从远处望去如同一棵“生命之树”。
中国五冶集团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常务副指挥长黄绍平手指着42-2#楼告诉记者:“这是我们项目里最高的一栋楼,共31层143米。9层以下采用劲钢结构建设,相较于普通结构就略显复杂,建设进度为10天一层。从第10层开始就是常规性楼层建设,建设进度为7天一层。现在已经建设到第三层,这样算下来,今年咱们就能看到它建成的样子。”
劲钢结构,顾名思义就是把劲钢埋入钢筋混凝土中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受力性能好。“这样的设计特别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合建筑外墙的设计,会使整栋建筑更具有科技感,不仅和雄安的气质相符,而且还与旁边的中化大厦建筑风格相呼应。”黄绍平说。
黄绍平来自成都,2023年10月来到雄安新区,从项目开工就驻扎于此。“我们成都人爱吃竹笋,我觉得这9栋主体建筑就像竹笋,努力从地下冒出来,然后长大成为一棵棵笔直的竹子。这一年多,项目都在进行地下空间建设,地面上看不到变化,但现在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黄绍平说。
一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就好比一棵竹子的生长经历。竹笋初期生长极其缓慢,但是到了破土而出时,竹子就会以每天几十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国贸中心项目地下5层就用了一年多时间,目前已冲破土壤的主体建筑度过了萌芽期,正在向上拔节生长……
如今,破土而出的9栋主体建筑全部进入地上建设阶段,黄绍平一刻也不敢松懈,节假日也不例外。
“春节期间有6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这里,留下来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钢筋班组、木匠班组。我做工程21年了,这次能参与到雄安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中来很自豪,希望今年项目完工后能带家人到这里来看一看我们的劳动成果。”黄绍平笑着说。(河北日报记者 郝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