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冠军了不起丨强大泵业:中国流体输送装备“心脏”制造基地
来源: 长城网  
2025-04-02 15:00:06
分享:

  编者按

  在河北制造业的星空中,闪耀着这样一群“单项冠军”企业——它们深耕细分领域,用数十年光阴打磨一件“独门利器”,凭借核心技术、创新模式和独特工艺,成为推动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今起,河北经济日报推出《单项冠军了不起》系列报道,聚焦河北特色产业集群中的“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小而美”的企业故事,传递坚守、创新、突破的实业精神,展现其在细分领域的全球或全国领先地位,以及其对产业链的关键支撑作用,敬请关注。

  强大泵业副总工程师张文波在生产车间查看渣浆泵产品质量。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石鹏飞 通讯员 范丽宁

  河北行唐经济开发区一座占地300余亩的现代化工厂,清晨,生产管理副总经理苏立新站在总装车间门口,看着载满渣浆泵的重卡缓缓驶出大门,心中满是自豪。这些设备即将奔赴祖国的隧道、地铁、火力发电、矿山等重大工程。这里就是中国流体输送装备的“心脏”制造基地—— 强大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石家庄水泵厂)。

  在河北智能制造业的版图上,强大泵业如同一颗低调却闪耀的明珠。从华北平原到南海碧波,从大江大河到电厂矿山,强大泵业以77年的坚守,不仅将渣浆泵、盾构泵等产品推向了全球市场,更在吹沙造岛、江河疏浚、盾构施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担纲核心角色,成为国产替代进口的标杆,书写了从地方企业到行业“单项冠军”的传奇。

  创新基因“泵”出强大动力

  3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行唐县的强大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只见装配车间里,一台台大大小小的疏浚泵、盾构泵、脱硫泵等工业用渣浆泵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

  “目前订单主要是盾构泵、脱硫泵、挖泥泵、矿山用泵,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并出口‘一带一路’及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强大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介绍。

  一台泵,从模具制造、毛坯铸造、热处理、机加工,到钣焊、衬胶、装配,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的“千锤百炼”。

  强大泵业员工正对发货的渣浆泵部件进行包装。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采访中,记者固有的“泵只是用来抽水”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与用于抽清水的清水泵对应的一大类是渣浆泵。渣浆泵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在水利疏浚、地铁隧道、矿山、环保,而且在长距离管道输送方面,渣浆泵也是高效施工的宠儿。

  强大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波告诉记者,公司定位为流体输送绿色解决方案供应商。

  强大泵业是一家功勋企业,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渣浆泵,如今,公司是华北地区大型泵产品生产基地,研发生产的渣浆泵种类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同行业前列。背后的硬核支撑是其强大的研发实力。

  创新一直是强大泵业前行的基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强大泵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强大泵业以CFD仿真流体模拟、CAE铸造仿真等前沿技术为核心,构建“设计-制造-测试”全链条创新体系。

  强大泵业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创了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试验、绿色泵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与管理四大平台。“实现了产品研发的智能化、设计的精准化、制造的绿色化,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强大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海告诉记者,公司主持制定了《离心式渣浆泵性能综合评价》团体标准,参与制定了《船用离心式挖泥泵》等多项行业标准。

  2022年,强大泵业研发的智能泵远程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云平台等多种手段实时采集现场设备运行数据,并采用智能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客户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先进的架构平台确保客户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使客户故障检修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少40%。

  2023年,公司承担的“中国制造2025—高效多相浆体输送泵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工程,带动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在公司材料实验室,张文波拿起质密光洁的陶瓷衬板:“传统金属材料就像棉花糖,遇到矿砂就‘融化’。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研制的碳化硅复合陶瓷材料则像‘金刚甲’,能让泵在重磨蚀环境里‘闲庭信步’。”数据显示,这种非金属新材料使泵体寿命从8000小时跃升至1.5万小时,相当于让设备延长近50%的寿命。

  水利疏浚工程安上“中国芯”

  南海碧波上,一艘巨轮匀速行驶,它便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舱容最大、挖深最深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途号”。

  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和航母一样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挖泥船自然离不开挖泥泵,最初“通途号”挖泥船的核心部件挖泥泵,就产自强大泵业 。

  “通途号”海底疏浚作业方式是耙吸式,即在耙头上安装管道,通过船上挖泥泵的吸力,把泥沙吸到泥舱中。

  强大泵业实验室人员对渣浆泵材料成分进行化验分析。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强大泵业为“通途号”配备的高效挖泥泵,流量超过每小时3万立方米,这也是亚洲最大的挖泥泵,为我国南海吹沙造岛工程立下头功,被誉为“造岛神器”。这一壮举,不仅开创了国内大型挖泥泵生产的先河,更是打破了国之重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其服务的“通途号”挖泥船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旗舰船舶之一。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大型疏浚工程挖泥泵多依赖进口,成本高昂且受制于人。强大泵业联合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历时5年攻克关键技术,于2000年成功研发出首台国产大型挖泥泵,其耐磨性和输送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挖泥泵设计、制造的空白,彻底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大型挖泥船泥泵国产化开发研制”项目获中国交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随后,强大泵业又设计生产了TK1000、1000WND等大型挖泥泵,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挖泥泵国产化进程和疏浚船舶的建造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疏浚装备技术实力与水平。

  前些年,由于江河湖泊长时期的淤泥沉积,造成洪水泛滥,清淤治理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水利部启动“百船工程”——建100条挖泥船,亟需大量挖泥泵。

  强大泵业迎难而上,进行大型挖泥泵国产化,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在“百船工程”项目竞标中拔得头筹,为疏浚行业设计开发出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全系列船用挖泥泵。

  这些挖泥泵在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航道疏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一台进口的大型挖泥泵价格动辄几千万元,国产化后价格马上就降到了几百万元一台。

  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等地造船厂来到强大泵业考察,一致认为,该厂设计制造的挖泥泵水平先进,是远排距疏浚,吹沙工程的首选产品。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血液泵”

  哈尔滨地铁、福州地铁、穗莞深城际铁路、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隧道等工程中,强大泵业研发生产的KSG/KSGH系列盾构泵以双重密封技术和耐高压设计应对复杂地质环境,连续运行寿命达1.5万小时,故障率低于0.5%。

  地铁或隧道施工建设中,盾构机需在复杂地质中连续作业,对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

  强大泵业副总工程师张文波(右)为来访的河北科技大学专家介绍新研发的高耐磨陶瓷涂层轴套。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盾构泵是泥水式盾构机上的核心部件,当盾构机在隧道工作时,刀盘上刮下的大量土石泥沙,通过排浆泵输送至地面,施工方便、高效快捷、清洁环保。但现有的排浆泵,配套15米以上的盾构机不能满足输送土方量需求,因此,开发更大口径的盾构排浆泵势在必行。

  张文波介绍,需求痛点找到了,下一步就是研发方向。“盾构排浆泵工作环境复杂恶劣,检修维护不便,系统压力高,压力波动大,不仅要求泵效率高,更要安全可靠,且有良好的通过能力,以及优秀的气蚀性能和较强的耐磨蚀耐腐蚀性能。”

  研发人员经历一次次探索、刻苦攻关,2022年,强大泵业成功研发出当前世界最大的16米盾构机配套的盾构排浆泵,完美解决了盾构施工中浆体输送固体颗粒物直径过大而堵塞的难题。

  截至目前,强大泵业已累计为国内近百个盾构工程提供配套,持续为国家重大工程用装备全面国产化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政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