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再提速!从近日在天津举办的京津冀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2025年第二次对接活动上获悉,京津冀制造业高端化稳步推进,三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首破2万家。
“六链”发展加速融合。产业链图谱持续更新,机器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6条产业链图谱的修订工作已全部完成。开展打通产业链“堵点”招商,天津推动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等项目落地,河北引进配天、新石器等机器人优质项目。截至目前,三地共打通“六链”37个“堵点”。
“五群”能级加速提升。“一群一策”编制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4个新晋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京津冀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成立,这是我国首个跨产业、跨区域集群联盟,标志着京津冀集群建设从“单点突破”迈向“网状融合”。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今年上半年,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提速,三地园区新签约重大项目7个。三地赴苏州、宁波等地开展专题推介,推动中汽零部件与安闻汽车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打造汽车零部件检测科研公共平台。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推进。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京津冀联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专题组要加强产业链图谱落地效果评估,推动以链育群、以群强链,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闭环,推动产业链群建设取得新突破。强化示范引领,加快推动通武廊交界重点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配套环节在通武廊地区协同布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持续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核”作用,与津冀两地共同探索“创新核+转化走廊+产业基地”模式,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京津冀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量级,以标志性项目牵引构建区域竞争能力,做优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在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上下功夫。三地要率先布局氢能等下一代绿色能源体系,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地要用好“六链”图谱更新成果,瞄准“卡点”薄弱环节,把联合攻关进一步做实。围绕打通“堵点”招商目标,加大与招商部门联动力度,用好商协会、联盟等市场化力量,开展联合招商活动。要共促“五群”能级提升,挖掘集群配套潜力,共建生态,共谋增量。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建议,三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园区企业调查研究,在破除壁垒障碍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坚持聚链成群,在推进产业深度协同上进一步精准对接,发挥好“链长制”牵头作用,聚焦重点产业链“卡点”“堵点”,清单式推动图谱落地,以撬动性举措推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突破。坚持科学谋划,在“十五五”产业发展上进一步融合协作,加强规划交流衔接,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作为2025年产业协同专题工作组轮值组长单位,下一步,河北省工信厅将与京津工(经)信部门聚焦优势产业领域,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合力推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米彦泽 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