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来源: 河北日报  
2025-08-17 07:36:18
分享:

  今年上半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37家,营收同比增长18.7%

  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7月24日,河北华安百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一款人形机器人。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目前正在进行巡检类机器人智能研发场地及生产线建设,预计项目将于10月份投入使用,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机器人定制化能力。”8月14日,记者在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现场采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公司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特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

  开元集团焊接机器人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百川集团列车检修检测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加速向前冲,唐山市全面发力产业链布局,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为核心,全力打造机器人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吸引集成算法、机器视觉、传感器生产等领域的一批关联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提升,集群优势凸显。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37家,目前总数达259家,机器人产业聚势成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集群加速发展,虹吸效应凸显。唐山天瞳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L4自动驾驶业务总部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个刚刚落地唐山的公司,已凭借唐山机器人产业完备的供应链,获得先发优势,成功与当地企业对接合作项目4个。

  看中唐山机器人产业集群优势的,不止唐山天瞳智行一家。

  借助龙头企业全球业务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唐山市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吸引可填补产业链空白的企业入驻。今年以来,已招引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公司配天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等30余个项目落地,填补了该市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空白。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机器人产业竞争力。为此,唐山市狠抓机器人产业“三率两化”水平提升,即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型企业成长率、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唐山转化率,以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跑肯定不行,跑慢了也不行,必须跑出加速度。”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说。

  与中国科学院沟通农业机器人技术落地方案,前往天津天开园洽谈科技成果中试业务接单平台建设事宜……连日来,王孟昭多次前往北京、天津,以共享工厂推动“京津研发、唐山中试转化”的双向奔赴。

  为提升科技成果在唐山转化率,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唐山市联合百川智能率先在全省打造机器人共享工厂,解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共享工厂已提供服务100余次,新增产值3500万元。

  与此同时,唐山市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机器人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合作,并依托全省唯一的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机器人中试示范平台等科研机构,汇聚创新资源,优化“研发+孵化+产业化”生态链条,提高产业发展韧性。今年以来,共有20余个机器人头部企业相关配套项目相继落户,超30家机器人企业入选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

  在加快提升产业规模、打造集群优势的同时,唐山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拓展场景应用,推动机器人产品多样化发展,做好机器人产业高端化文章。

  身高169厘米,“长相”秀气,还能分拣螺丝钉……在河北华安百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厅内,一款人形机器人引人注目。“这是我们新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具备环境交互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该公司总经理王光乾介绍,该款机器人原本是为解决废钢再利用环节工人分拣作业环境恶劣而研发设计的产品,如今通过迭代更新,已拓展至医疗、商业服务等领域。

  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唐山市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行动,围绕应急、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机器人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系统推进工作,今年已累计开放典型应用场景110个,“好场景”正催生出产业好前景。

  让机器人产业赋能千行百业,唐山市以唐山高新区为核心区,积极拓展机器人低空产业应用场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管控平台等建设,实现“低空+医疗”“低空+巡检”等多场景应用。上半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营收达53.7亿元,同比增长18.7%。

责任编辑:邸春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