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考察,寄语塔元庄村“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塔元庄村一路阔步向前,不断探索新时代“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模式,续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引入直播,蹚出农业转型新路径
“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咱们的小米。”10月17日上午10点,主播张亚文开始了工作。
她所在的塔元庄文产电商直播实训基地紧邻塔元庄村委会,是塔元庄村今年重点打造的“一号工程”。塔元庄村村委委员张金霞告诉记者,选在这个醒目的地点,就是为了向更多人展示塔元庄的形象。“我们都叫它直播楼,游客在村委会四楼村史馆参观后,可以通过一条走廊直达直播楼的成果展示厅。”
塔元庄文产电商直播实训基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相伯 摄
为啥要建直播楼?
“现在年轻人爱看直播,咱也得搭上这互联网快车,让村里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走到台前,蹚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塔元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尹计平介绍,话语里满是干劲。
尹计平邀请到有成熟经验的电商团队,从规划、盖楼到直播运营,全程参与指导。仅5个月时间,直播楼拔地而起,这里一楼是特产超市,二、三楼是直播间。超市货架上摆满了米、面、油、鸡蛋、粉条等村企合作产品,上印着“真定塔元庄”商标。直播间一屋一品,涵盖塔元庄地道家乡味、正定银光酒、石家庄特色文创等内容,极具本地特色。
塔元庄村对农副产品进行统一品牌设计和包装销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相伯 摄
这些年,瞄准城市“菜篮子”,塔元庄村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并承包土地以返租形式流转土地2000余亩;利用村内及周边村庄土地建设高标准果蔬种植基地,种植优质绿色蔬菜;建成蔬菜厂、豆芽厂、豆腐厂,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注册“真定塔元庄”商标,对农副产品进行统一的品牌设计和包装销售,以品牌效应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塔元庄人从未停下脚步。从特色农业的精耕细作到直播电商的新赛道,塔元庄的乡村产业正以蓬勃之势生长。
幸福养老,探索市场化服务新模式
“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出门就能吃上热乎饭!”
“味道好,还不要钱。”
……
中午时分,塔元庄乡村振兴惠民服务中心一楼食堂里,来吃饭的老人向记者提及食堂对生活的极大改善。
81岁的李锁贵老人已经成为这里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以前女儿中午不回家,老两口的午饭总是将就对付一口。
如今,饭点一到就去食堂,成为塔元庄村老人的新选择。
张金霞告诉记者,村里规定,6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早餐,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早午餐。
老人们在塔元庄乡村振兴惠民服务中心孝老食堂就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相伯 摄
幸福的晚年生活,不止于一座食堂。
围绕把养老做成市场化,这些年,塔元庄村依托该村的劲松养老院,筹建健康体检室、卫生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目前,养老院可供150位老人居住,村集体每年为老人免费体检,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700元养老金……
“现在我们正积极谋划民宿养老项目,利用周边村庄闲置宅基地,打造成适合京津冀老人居住的特色健康康养园区,建成后可容纳3000余人。”尹计平说。
楼房整齐、商铺林立的塔元庄村。资料图
村企合作,激发旅游新活力
秋日的塔元庄,瓜果飘香,景色宜人。
行走在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园,记者看到,萌宠乐园里,游客和小动物亲密接触、拍照记录;福宝乐园里响彻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远处的农田里,游客挖红薯、刨花生,体验田间劳作的快乐;智慧农场里,不少北方游客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南方植物。
“这里交通便利,好玩的也多,周末就会带孩子来玩。”游客张宇宁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我们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日均游客达到4000人。”同福集团副总裁、河北塔元庄同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会斌介绍。数据背后,是一段村企合作的“双赢”故事。
2020年,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共建乡村振兴园。依托特色资源,“名村名企”强强联手,一步步优化产业结构,让乡村旅游成了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游客在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园游览。资料图
2024年,塔元庄村接待游客量1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70万元。
“从2013年开始,我们村每隔三年都要照一回全家福,一张比一张亮堂,一张比一张精神。”尹计平介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成了新农人。原本户籍人口不到2000人的小村庄,如今常住人口达到8000多人。塔元庄的村集体收入,也由2013年的53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200万元,成为滹沱河畔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总策划:郭新耀 王悦路
总监制:李 遥
监 制:赵永刚
策 划:张 霰 耿 佳
文 案:许艳艳
制 作:郭晶璇 宋霈雯
拍 摄:姚 杰 李相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