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的答案写在边疆
来源: 长城网  
2025-05-04 08:31:0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牛琪 史博佳

  4月29日,一场激荡青春热血的“传承五四薪火 勇担时代使命”主题团日活动在保定学院展开。活动现场,铿锵有力的号召声划破长空:“青年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专业学习,投身科技创新,关注社会大民生,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勇毅和担当,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激昂的话语点燃了在场每一位青年学子心中的奋斗火种。

  回溯至2000年,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穿越三千公里,踏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他们用青春的温度融化戈壁的严寒,以知识的星火点亮边陲的夜空,在大漠深处书写下教育扶贫的壮丽诗篇,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风沙中深深扎根。

  初到且末的翟少鹏。保定学院 供图

  “我志愿奔赴西部、奔赴基层……”2024年8月,保定学院又一批年轻身影循着前辈足迹启程,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对西部大地的憧憬,毅然踏上了前往新疆任教的征途。“00”后的翟少鹏,正是其中一员。

  从青涩的“学生”,到如今引领学生前行的“引路人”,这一路,翟少鹏是破茧成蝶般的蜕变。从熟悉的校园,迈向遥远且陌生的另一所学校,身份的转变,带来的不仅是责任的加重,更是心灵的成长。自从来到且末县第一中学,登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激动与忐忑交织,翟少鹏一直努力精心备课、虚心听课、认真讲课、积极教研。

  翟少鹏认真备课。保定学院 供图

  黄沙漫天,是这里独特的风景,却也是翟少鹏初来乍到时的震撼。当漫天黄沙,尘土飞扬,翟少鹏轻轻擦去眼镜上的沙尘,遥望着大漠中挺立的胡杨,心中涌起一股力量,那是无畏艰难的勇气,是坚守信念的执着,是初心不改的赤诚。他深知,大漠的那边,是孩子们充满希望的未来,是他为之奋斗的诗和远方。

  有人说西部支教毕业生是追光者,而翟少鹏更愿把自己比作塔克拉玛干的一粒沙——渺小,却有着坚定的力量。走在校园里,沙粒时常钻进衣领,但他的嘴角总是挂着笑意。因为他知道,且末的风里,有他亲手播撒的希望,有他用心培育的桃李芬芳。且末的沙,如同岁月的磨砺,终将磨亮他们的初心;且末的星,仿若无声的见证者,正见证着一群年轻人把青春写成沙海诗行。翟少鹏常说:“我在且末,挺好的。”简单的话语,饱含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25年来,保定学院的毕业生们,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戈壁荒漠、雪域高原,他们扎根成长,绽放出绚丽的光彩。25年来,数百名毕业生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就业。他们中,有在雪域高原建设美好家园的李旭,有在北国边陲服务基层群众的张家榕……他们是追光者,更是造光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默默扎根、砥砺前行,用智慧和力量,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奋斗图景,成为了新时代青年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学子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责任编辑:庞晓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