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致敬青年先锋丨河北阜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三强:10万余亩高粱映红乡村振兴路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2025-05-04 09:08:43
分享:

  4月25日,在衡水市阜城县,殷三强查看储存的高粱品质。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4月25日,阜城县崔家庙镇大息庄来了一支农资服务队。村党支部书记息子博招呼着乡亲们一起把种子、化肥、除草剂等农资运回家。

  这支农资服务队由阜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34岁的公司董事长殷三强也在现场忙前忙后。这位年轻的“高粱专家”,前不久刚捧回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系衡水唯一。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殷三强笑着说:“我不过是个在地里忙活的‘新农人’,想在农业现代化里闯出一条路。”每年高粱丰收,看着种植户排队领钱时的笑脸,就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大学毕业后,殷三强就踏上了创业路。看着农村“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00后”连自家地在哪儿都不知道的现状,他满是担忧:农业的未来怎么办?

  抱着建设家乡、造福乡亲的念头,他决心让农业重新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阜城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中心,不少田地要季节性休耕。殷三强多方考量后,盯上了高粱这个“铁杆庄稼”。高粱种植周期短、收益快,还抗旱耐涝,经济效益比当地常种的玉米、小麦都要好。

  确定种高粱后,选什么品种又成了难题。经过大量市场考察,酿酒专用糯高粱“冀酿2号”进入他的视线。在地方党委和政府支持下,他把农户的零散土地整合起来,挨家挨户发动多个村庄的农户一起种高粱。

  “种高粱比小麦、玉米省事,虽说签了合同,但大家心里还是没底。”殷三强记得,当时不少农户问他,种高粱真能挣钱?

  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保障农户种植收益,殷三强探索出一套“六位一体”“八统一分”经营模式,即由产业园与种植户签订协议,出人、出物、出技术,提供选种、治虫、收购“一条龙”服务,制定统一种植标准,提供农资服务,聘请中国科学院、河北省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高粱种植的订单式托管服务,让阜星公司成为“高粱托管所”。

  2017年,殷三强做足准备,添置了烘干设备,明确了仓储流程。可9月一场连续一周的阴雨,让高粱存储成了大问题。农户们担心高粱烂在手里,盼着公司收购,可几千吨高粱收回来存哪儿?殷三强果断拍板:“收!”公司按时照价收购,最大程度减少了农户损失。

  这一收,收出了农户的信任。短短几年,阜城县及周边高粱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余亩。2024年,阜城县种了7.6万亩,武强县2.7万亩,盐山县2万亩,深州市2000亩。亩均纯利润1100元,6000多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殷三强算过,从2016年起,种高粱比种玉米每年每亩多赚200元到1000元,还能节水60立方米,为脱贫户和村集体分红超千万元。

  如今,阜星公司围绕高粱产业,把一二三产业串联起来。一产主要业务为酿酒高粱的规模化种植及初加工、销售,主要供应给贵州、四川等地酿酒企业使用,每年高粱、油菜籽、青储玉米等农作物销售量5万吨左右;二产主要酿造高粱食醋、大豆酱油、酱类等调味品产品,年产3万吨;三产有高粱及其他大田作物的农资销售、农机服务、秸秆回收、技术指导等业务。

  从几千亩到超过10万亩,从农户质疑到各地学习,从企业亏损到利润翻番,殷三强说:“多亏了国家政策、党委政府和农户的支持。”

  又是一年春来到,他满怀期待:“我要继续干下去,投身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焦磊)

责任编辑:庞晓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