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靳晓丹
糖尿病足患者老李掀开裤管,露出曾经濒临截肢的右脚——健康的肤色下透着正常体温,脚趾灵活地蜷曲伸展。他紧紧攥住尹晓华的手:“尹主任,这脚能下地干活,全靠您了!”这一幕,是河北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尹晓华二十多年职业生涯里,众多见证中医护理力量的瞬间之一。作为从护理一线成长起来的学科带头人,她始终坚信:“中医护理的价值,要靠专业实力来证明。”
尹晓华(右一)与患者交流。
二十多年前初入职场时,尹晓华对护理的认知还停留在打针发药的基础层面。2017年初脑病科的经历,彻底改写了她对这份职业的理解。当时一位脑出血患者经抢救脱险,却因担心偏瘫整日以泪洗面。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护士主动提出用“手指点穴”疗法尝试康复,那些日子里,尹晓华总看见前辈俯在病床前,指尖沿着经络游走,指腹用巧劲儿点按着。日复一日地坚持终见奇迹:患者不仅没出现偏瘫步态,更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让尹晓华顿悟——护士的双手不仅能传递关怀,更能凭中医智慧撬开康复之门。
尹晓华(右一)与同事沟通工作。
带着这份觉醒,尹晓华决心让中医护理技术惠及更多患者,可推广之路远比想象中坎坷。初期派骨干外出学习,带回的技术像水土不服的种子,在临床难以扎根。2018年刚接任部门主任的她,启动“骨干游学”项目。一年间,团队系统性规划学习路线,跨越千里寻访八家资深中医院,从北方的辨证理论到南方的特色技法,每到一处都深入临床观摩、参与实操,最远的行程抵达广西。通过建立标准化学习台账、开展阶段性复盘研讨,确保每项技术都能精准对接本院临床需求。
这场持续跋涉最终收获丰硕成果:96项扎实的中医护理技术被系统带回医院,涵盖内、外、妇、儿等多个科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护理技术体系。在全院技术推广会上,当护士们手法娴熟地演示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脏腑推拿等技术,结合患者病情精准辨证施护时,会场爆发的热烈掌声,标志着中医护理技术在医院获得广泛认可。这些技术落地后,成效立竿见影:外科术后肠麻痹的患者,经手指点穴与刮痧治疗顺利排气;关节疼痛的老人通过艾灸与中药熏洗摆脱长期服药依赖……越来越多的案例印证了中医护理的独特价值,也让护士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医嘱执行者。
尹晓华(右二)与同事利用新技术对患者辨证施护。
更具突破性的是,尹晓华顶住“护士不能独立坐诊”的质疑声,牵头筹建了中医护理门诊。门诊成立之初,她带领团队制定《中医护理门诊诊疗规范》,明确辨证流程、操作标准和疗效评估体系。老李的案例便是门诊实力的生动证明:他的糖尿病足曾面临截肢,中医护理门诊团队接手后,结合整体观,为其制定全身刮痧去腐逐瘀方案,配合足部中药泡洗,仅两个月就使患处恢复知觉与功能。目前,中医护理门诊已接诊各类患者超千例,有效率达85%以上,用实打实的疗效赢得了患者与业界的双重认可。
从初入行时的基础护理到如今带领团队开拓中医护理新领域,尹晓华始终保持着对专业的敬畏与钻研。当被问及如何保持工作热情,她总说:“患者因我们的技术重获健康,这种职业价值感就是最好的动力。”在她看来,每一次精准的穴位按压、每一套辨证的护理方案,都是中医智慧与护理专业的深度融合。
如今,尹晓华和团队仍在中医护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96项技术的持续优化、门诊服务的不断升级,见证着他们用专业实力拓展护理边界的决心。在守护患者健康的征途上,这群护理人始终以技术为刃、以初心为光,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属于中医护理的专业担当与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