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社局日前下发《持续深化人社领域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聚焦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要素环境建设中的主责主业作用,从加强政企沟通、保障企业用工、优化创业服务、落实“人才新政”、规范涉企检查等方面,研究提出10项举措持续深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人社力量。
畅通渠道
聚焦需求引进人才
畅通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渠道。按照“一业一策一专班”的工作模式,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落实局领导包联制度,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恳谈交流会,宣讲人社援企惠企政策,了解掌握企业需求以及对人社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召开各类恳谈会15次以上。
着力增强企业用工招聘精准性。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依托“线下大市场+线上云平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分行业、分群体举办针对性的招聘活动,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企业搭建用工招聘服务平台。发挥智慧就业平台信息化作用,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对接。编制发布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信息目录,举办春季高层次人才高校行、驻石高校巡回招聘、2025年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年内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
立足企业需求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加强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深化“校企”联动培养模式,依托技工院校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立足企业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推进“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深入开展京津务工人员专项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和范围。年内组织培训3万人次以上。
灵活高效
落实奖励补贴措施
建立灵活高效的用工调配机制。针对季节性、阶段性用工需求波动,探索完善用工招聘、余缺调剂机制,搭建共享用工平台,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展共享用工,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解决季节性、阶段性用工短缺问题。
持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加强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创业培训、项目对接等“一站式”全要素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各类小微企业提供最高400万元的担保贷款,由财政资金按实际利率的50%贴息。组织开展“源来好创业”“贷你创业”等创业资源对接活动。积极为各类有创业意愿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创业服务。年内提供创业服务3万人次以上。
推进“个人创业”一件事改革。将个人创业相关的就业创业证申领、无雇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登记、创业补贴申领、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纳税信息确认等跨部门关联事项进行整合,精简申报材料,优化服务流程,依托统一的线上平台,实现“一套材料、一次申报”。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释放“15条人才新政”引才聚才效应,落实各项人才奖励补贴措施,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引才奖励、购租房补贴、安家补贴等各类奖补4亿元以上。适时组织市级人才公寓分配,探索实行公寓网上申请,精简工作流程,预计全年分配公寓500套以上。
创新改革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向符合条件企业下放中级职称自主评审权。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按照“谁用人、谁受益、谁评审、谁负责”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企业承接中级职称自主评审权,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评价中的自主权,实现企业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有效衔接,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不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推动“退休一件事”和社保经办工作数字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推进更多人社关联事项集成办。持续推行“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实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直达快享。定期举办“社保大讲堂”,提高企业劳资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严格公平竞争审查,对涉企政策、招投标项目等应审尽审,规范政策制定行为,防止排除、妨害企业市场竞争。深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公布2025年《保留证明事项清单》和《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公布《人社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定年度涉企行政检查计划,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和标准,严控检查频次。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的深度融合,加强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运用,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利剑高悬”。